在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也叫苗族古歌,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西江千户苗寨的古老歌曲
古歌主要分为四部分:《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每个部分又包含一到六首不等的古歌,总共一万五千于行,全诗属五言体结构,押苗韵。诗中大量运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塑造了100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解释和人们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古歌虽然在苗岭深山代代相传了几千年,却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
苗家古歌
因为苗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古歌的传承只能靠口口相传,口口相传千年不断,也堪称苗族历史上的一大奇迹,近年来,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苗族古歌得到了系统的整理收集,从研究的视角来看,苗族古歌大体上可以分神话类古歌、历史类古歌、诉讼类古歌、婚嫁类古歌等四大类。演唱形式以盘歌形式为主,一般由4人分别组成两组对唱组,先甲方提问,乙方重复甲方问题后再回答;乙方回答完后,紧接着提出问题,甲方重复乙方问题再回答,如此往复进行,直至终场。
苗家对歌
苗族古歌以生动的形象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强烈愿望,体现出苗族先民们早期的艺术思维和美学观点,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还具有教育、审美和娱乐学杰出价值。
黔东南州雷山县m苗族歌舞
经过多方努力,2006年5月20日,《苗族古歌》列入民间文学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