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从八一建军到1955年授衔,我军不少优秀的将领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却不幸牺牲了。
他们未能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实在是太可惜了。
烈士
在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等新四军牺牲的七位高级将领,真的是太可惜了。这些将军若是不死,活到授衔之时,都是开国将帅,不是大将就是上将、中将,再低,一个少将也是跑不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七位将领的简介再说吧。
抗日战争我军将领
1、彭雪峰
彭雪枫将军是河南省南阳人,在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中流弹牺牲时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委,曾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年仅37岁。
2、鲁雨亭
鲁雨亭是河南永城县人,他在芒砀山战斗中牺牲时的职务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第1总队总队长,年仅41岁。
3、罗忠毅
罗忠毅将军是湖北襄阳人,牺牲时是在新四军6师参谋长兼16旅旅长的任上,年仅34岁。
4、廖海涛
廖海涛是福建省上杭县人,将军牺牲时,是新四军6师16旅的政委,年仅32岁。
5、田守尧
田守尧是安徽六安人,牺牲时是新四军3师8旅的旅长,年仅28岁。
6、朱立文
朱立文是广西百色县人,牺牲时是新四军5师15旅的副旅长,年仅32岁。
7、刘树藩
刘树藩是安徽六安人,牺牲时的职务是新四军5支队8团政委,年仅25岁。
新四军将领
1、彭雪峰
彭雪枫将军红军时期就是主力师的师一级干部,抗战时期更是出任过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牺牲时是兼淮北军区司令员、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校长、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委,并且位列号称大将元帅将领荟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
这妥妥的大将资历与军功,若是不牺牲,1955年彭雪枫将军很有可能是大将军衔。
彭雪峰
2、鲁雨亭
鲁雨亭将军是“半路出家”,资历稍逊,没有在红军时期的资历与军功,虽然他牺牲时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第1总队总队长,身份地位与彭雪峰相当,就算不牺牲,到了1955年最多也只是上将军衔,看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贡献,若是军功一般,也有可能是中将,或者掉到行政部门不授衔。
鲁雨亭
3、罗忠毅
罗忠毅将军在红军时期就是师级将领,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新四军的重要将领,曾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长,牺牲在第六师参谋长兼16旅旅长的任上。按照这样的资历与军功,比起叶飞等上将只高不低,若是不牺牲,1955年很有可能是开国上将。
罗忠毅
4、廖海涛
廖海涛将军红军时期是县级干部、闽西南红军第7支队政委,也是师一级的干部。抗战牺牲时,他是新四军6师16旅的政委,也是妥妥的上将资历。若是不牺牲,1955年很有可能是开国上将。
廖海涛
5、田守尧
田将军是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曾任红15军团78师师长,是师级干部,而且他在抗战时,调任新四军前还曾出任过任八路军115师344旅的旅长,牺牲时是新四军3师8旅的旅长,这样的资历,若是不牺牲,1955年很有可能是开国上将。
田守尧
6、朱立文
朱立文是参加过百色起义和长征的老革命,红军时期就是团级干部,牺牲时更是新四军五师15旅的副旅长,兼43团团长、政委,这样的资历,若是不牺牲,1955年很有可能是开国中将。
朱立文
7、刘树藩
刘树藩,红军时期是红四方面军师少共书记,牺牲时的职务是新四军5支队8团政委,这样的资历,若是不牺牲,1955年很有可能是开国中将,少将保底。
刘树藩(左3)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牺牲的彭雪枫等七位高级将领,若不死,1955年只要参加授衔都是开国将帅,而且很有可能是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
新四军将领
我是小鲶鱼,如果有纰漏请批评指正,如果赞同我的观点,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老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