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某个外贸老大给我留言说,自己的一直战斗在一线,公司的大小事情都是亲历亲为的处理。弄得自己哪里也不敢出发,就是一个完全失去自由的坐班一族,不知道这种管理方式是否可以?本期聊聊这个话题:
1、要看企业的发展阶段,度过初创期后要学会培养中层。企业发展初期可以老板亲历亲为,因为企业刚创立处处存在危机和风险。老板作为资源的掌舵人能掌握所有资源,此时老板亲自管理效率将大幅提升。同时老板的示范意义更加明显,员工也能积极追随。这是创业初期老板不能推辞的工作。但如果度过了初创期老板还是亲历亲为就有问题。到了发展期企业要的是专业化、标准化,此时,老板的工作是发现人才,培育中层,监督好各个中层,让中层在赛道上发展,才是老板的定位。
2、老板认真管理企业是对的,但不能事事亲历亲为的处理。作为企业的老大,我想更多是规划企业发展,确定企业发展阶段目标,根据目标来配置资金、人才、资源等,让人财物协调发展,我想这是老板存在的终极目标。但如果无论大小事情都需要老板去管理,则老板累死也不能处理完毕。同时,老板亲历亲为也将让中层失去工作机会,几乎将中层架空,我们看这种企业一般都做不大,因为老板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事情可以知道,但不能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业务可能你不如优秀员工,对部门管理熟悉程度,老板可能不如部门经理。因此,老板要在宏观上指导,在微观上监督好。
3、要学会教练角色+老板角色的组合拳。老板其实就是员工的教练,能不断纠正不足同时给予指导。教练固然很重要,但更需要老板的身份加持,双向职位的定位能让老板更好的赋能企业发展。因此,老板要发挥独有的职能,尽量减少和剥离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能让主要工作不落地,这样职能和位置摆对了才能更好的完成老板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