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斟知酌见 | 不可不知的中国传统酒桌礼仪(中餐桌上饮酒礼仪分别为斟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31 09:47:5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1377    评论:0
导读

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桌礼仪也成了一门大学问。儒家酒德酒文化的领域,向来深受儒家影响。饮酒时,特别讲究“酒德”二字,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孔夫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桌礼仪也成了一门大学问。


儒家酒德


酒文化的领域,向来深受儒家影响。饮酒时,特别讲究“酒德”二字,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尚书·酒诰》中说:“饮惟祀,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就是说,只有在祭祀时才饮酒;为了节约粮食,不要经常喝酒;不要聚众饮酒;禁止饮酒过度,让自己宿醉。


座次有讲究


民间酒席多用方桌,称之为“八仙桌”。每方两席位,以大门方向为准,左上方为首席,右上方为二席,左下方为三席,右下方为四席,上座为五席、六席,下席为主人或受主人委托执酒壶者的坐席。客人入座时,一般都互让座位,尊者、长者坐首席,尊者落座,其他人才可以入座。


斟酒分先后


民间俗语说,“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为别人斟酒,酒要倒满才是敬客之道,不能像倒茶水一样只倒半杯,而同饮的人之中应从长辈开始斟酒。


银镀金执壶 清乾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敬酒讲方法


敬酒方式有三:

一是给在座的每人敬一杯;

二是只给长辈、主人或尊贵者敬酒;

三是只在同辈之间互相敬酒。


对于敬酒,被敬酒者最好不要拒绝,因为这是对敬酒者的不敬,但年纪大或身体不好或酒量小的被敬酒者,喝不了也不能硬撑,这时可请人代喝。


《春夜宴桃李园图》局部 明 仇英绘


在酒宴上,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叫酢(zuò),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旅酬,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也就是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限。为何是三杯呢?《礼记·玉藻》中说,君子饮酒,一杯,表示肃穆恭敬;两杯,显得温雅有礼;三杯,心情愉快而知进退。不论是出于人情世故还是身体健康,古人对敬酒的分寸,考虑得还是相当周全的。



饮酒的具体过程,在古代分为四步:拜、祭、啐、卒爵。“拜”即饮者先做出敬拜的动作,互相表示尊敬;把酒倒在地上一点是“祭”,意思是感恩大地的生养之德;“啐”是浅尝酒味,并不吝赞美,令主人高兴;“卒”,有“最后”的意思,而爵是古代的一种青铜酒器,“卒爵”就是“喝最后一杯酒”,要一饮而尽,“卒爵”有点类似今天“干杯”的意思。


虽然今日的酒桌文化和往日已大不相同,但主旨精神从未改变。说白了,酒不过是饮料,包含在这之中的文化,是对天地、对他人的尊敬,此谓礼仪之邦的根本。

 
关键词: 酒桌文化礼仪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173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