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邓飞
香港昨天(25日)新增10010例确诊病例,另有21979例初步阳性病例,这个数字是惊人的,病例数是以几何级数上升的,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实际感染数将远远大于汇总的数据,香港的疫情仍在上升期中,何时到顶,目前没有人知道。
关于救援的一个好消息是,香港订立的《紧急情况(豁免法定规定)(2019冠状病毒病)规例条例》24日刊宪生效,这个法规的制定为内地医护人员援港提供了方便,因为在港持牌、注册等法定执业要求得以豁免,可以让他们轻装上阵,立即投入战斗,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港区的疫情防控能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内地医护人员在港持牌、注册等法定执业要求却成为援港的绊脚石,并且这些条条框框也成为香港一些行业协会组织出于保护主义心理反对内地医护人员援港的借口,香港一些“黄丝”本能地对内地有排斥心理,即便是香港处于疫情十万分火急的情况下,这种思维也未曾改变,凭空给香港抗疫增加了难度。港府《紧急情况(豁免法定规定)(2019冠状病毒病)规例条例》的出台,虽然晚了半拍,但仍不失为“救港法器”,必将为减缓香港疫情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香港染疫日增人数进入五位数,香港当地的医疗系统、人力资源、抗疫设备及物资等不敷应付已成定局,在较长的时间内,至少两三个月内,香港会需要大量的内地医护人员进港提供帮助,香港的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抱持感恩心对待内地来港的医护人员,而不应用异样的眼光甚至仇视的眼光对待他们,他们是来帮助我们抗疫的,是中央政府派来香港的“白衣天使”,不是我们的敌人。
本来这个应急措施,是可以提前的。但我们的一些管理层思维远没有那么开放。香港医管局主席范鸿龄15日说暂时不需要大陆医护人员赴港协助,香港公共医疗医生协会会长凌霄志说从内地引入医护人员需要大量注册,香港护士协会主席源志敏说内地医护的专长未必切合本港要求,香港医界工会也认为陆港两地有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应善用本地人手,人为设置内地医护援港障碍……,总之内地医护人员已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做好了支援香港的准备,但没有做好被支援准备的是我们自己。更过分的是,有人还提出内地医护人员来港支援若有医疗事故无从追究的问题,令人寒心。
肚量太小,思维狭隘,自私自利,对内地持有偏见……,这些都是香港抗疫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使香港的抗疫水平永远慢半拍,走在病毒传播的后面。现在是与病毒传播抢时间的时候,但我们过分地吹毛求疵影响了抗疫进度。事实证明,在抗疫战争面前,采取断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过分“民主协商”只会延误战机。此次准许大陆医护人员在港免照执业,就是港府当机立断的举措,很英明。另外,我还建议,让内地医护人员、援建医院和物资,与香港公私医疗系统分开,不是把内地人员物资分散投入到香港医院中使用(因为这徒然增加相互磨合的困难),而是直接在香港建立一系列全盘由内地医护人员、专家掌控的医院和方舱医院,全力收治香港各类病人,以内地熟悉的方式治疗和护理,这样不但不必浪费时间、精力去磨合,而且让内地医护人员的治疗实绩可以与香港的医护人员作一个直接的比较,看哪种方法更高效。
我相信,内地能够做到的事,香港也一定能够做到。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文化,我们按照我们自己的思路抗疫,一定能取得抗疫战争的伟大胜利。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