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年开始,农业圈里又“火”了一种新型农作物种植方式——CSA(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社区支持农业。该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社区支持农业让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
社区支持农业反对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作为“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等。
由于该农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了消费者与种植者的联系,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基础,因此吸引了不少投资人注入。但同时,它也会出现很多问题。
(1)种养技术问题CSA农场会为会员提供生态种养或者有机的农产品。因此,如何提高农技,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就成为检验CSA农场经营成功的核心。
但是90%的返乡创业者都存在农技缺乏的问题,即使有农民参与农场建设,标准化技术上仍然存在不足。
(2)农场管理问题CSA农场的管理大多都不是公司性的,农场的员工绝大部分是亲戚关系。因此,农场的现代化管理是跟不上的。而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公司能否做大都取决于经营管理。农场管理能力是直接决定农场盈利和规范化的前提。
(3)留不住人才人才是农村的短板,留不住人才也是农场的一大问题。CSA农场通过什么途径吸引并留住人才,这是农场升级的条件。
(4)信任问题CSA农场以消费者与种植者的信任为纽带,农产品信任问题是时下农业经营的关键点。因此,解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不信任问题,成为CSA农场经营者们的重点工作。
(5)盈利问题CSA农场的盈利问题一直很棘手。时下,CSA农场采用3种生产方式:传统古法,即农村传统的种养方式,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和农药化肥;生态方式,采用自然规律的种养方式;有机的方式,采用有机肥的方式种养。
但这3种形式的收成并不高,同时人力和用地的成本都很高,从而影响农场整体盈利的问题。
(6)用地问题社区支持农业型农场的土地多从村集体承包,大部分位于城市近郊。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城市周边地价飞涨,农场所在的地方也面临着随时拆迁的压力,村集体一旦意识到拆迁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便会将土地收回。
因此,农场不得不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努力维持与当地组织的平衡关系,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7)配送问题农产品配送,对于CSA农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一旦农场的会员数量跟不上,农场配送必将会增加农场的成本。
除了以上提到的问题之外,CSA农场在实际运营中还会遇到许多其他问题,如果想要投资,最好到已经做成的地方考察一番,汲取经验。如果大家有正在做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