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美丽又精致的定情信物,古代人也如此的浪漫?(古人表达爱情的信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2 19:08:40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336    评论:0
导读

这逢年过节过少不了的就是礼物,发红包,你们发那些文案的,我凌晨就把朋友圈屏蔽了,大半夜吃狗粮容易长胖,吃柠檬容易肚子胀。我虽然送不上什么礼物,当然也收不到,但是可以给你们出出主意对吧,我提前交代了,免得你们问的我时候,像个大电灯泡。人们常说

这逢年过节过少不了的就是礼物,发红包,你们发那些文案的,我凌晨就把朋友圈屏蔽了,大半夜吃狗粮容易长胖,吃柠檬容易肚子胀。我虽然送不上什么礼物,当然也收不到,但是可以给你们出出主意对吧,我提前交代了,免得你们问的我时候,像个大电灯泡。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话虽不假,但是送礼物这其中的门道,可不是那么简单。

现在人有现代人的苦恼,古人没有吗?遇到心仪的人,该送什么呢,虽然古代没有情人节、520,但是三月三,七夕,需要准备的礼物也不少。中国人送礼,讲究神韵,内涵还优雅,情人们之间讲究相敬如宾,情投意合,送东西必须配的上高贵的气质。于是乎,本来平凡的东西人们开始吟诗作赋,引经据典,给它赋予新的含义,让它替代自己守护在爱人身边。

古代热搜礼物排行榜
  • 红豆

第一位出场的它是千万情诗的御用工具物,它不曾见证爱情,却写满爱情,它就是最佳工具人礼物奖获得者——红豆。

古代情人节热搜榜单第一名,你送给那家姑娘几斤红豆?现在用烂的几句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反正我初中就听过,目前常出现在情书中,像什么“红豆生南国,银烛生花如红豆,红豆子枝相思”。只要是表达相思,第一个想到红豆就对了。

红豆又称为相思豆,不是吃的那个,他之所以能被大众接受,最主要原因就是成本低,宣传到位,就火了。加上它萝莉身材,精致颜色,就成为了古代情人节的必备之物。送红豆的大多是书生少年,没什么身外财,就像我一样,逢年过节扒拉着那点零花钱,在淘宝上挑来挑去,既便宜又好用,美观又大方的没有个一晚上还真挑不出来。

到了有点小钱的人,那就不一样了,讲究的是高大上,价格还得说的过去,那么高端情人节必备品得主就诞生了,它是有温婉和旭,谦谦公子之称的——玉佩。

  • 玉佩

自古就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可见古人对于玉器的钟爱。人们从玉佩质地的不同以及制作的精细程度可以判断出玉佩主人的身份地位、审美情趣。

《古诗笺》有这样的解释说:“以玉缀缨,向恩情之结。”

古人对于玉的爱,那是绵延不绝,形容君子用玉,形容人温柔用玉,给美女的赞美用玉,洁白无暇的玉成为了高尚者的象征。

古代女子出嫁出喜欢在腰间挂上串有彩色丝带的美玉,向别人表示不要再动歪脑筋了,我已经有人儿了。至今许多情侣物品都将就一人一半,互不相忘这样的道理就是起源于玉佩。古人就常常有将玉佩这类物件一掰两半,各执一块以定情的做法。

文人骚客送高端,就像是现在小青年们送工艺品。那些经历过生活洗礼,即将有结果,步入婚姻殿堂的佳人们,又在想什么呢?

  • 簪钗

簪钗,唐朝葛鸦儿在《怀良人》里写到“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寻常百姓家买不起首饰,用荆条做簪钗。古代女子,即使再贫寒,陶瓷竹木做的荆钗陶簪也得买上几支,清晨起来,对着铜镜,绾起头发,正是一天伊始的重要仪式。

那些年大火的电视剧《知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冯绍峰扮演的二叔和赵丽颖饰演的明兰在打马球赢了之后,二叔将皇后送的大礼一个宝钗送给了明兰。普通百姓家虽然没有金银可以穿戴,但是简简单单的木头做的簪钗也饱含了浓浓深情。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钗头和发簪,却没有仔细区分过,其实二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两股,一个是一股,钗首还会带有很多装饰,戴到足够多时,又成了步摇。

想要仪式感的那就选钗,因为两股的钗可以一分为二,男一股,女一股,分开的时候做个寄托,这里也就是两地相望,睹物思人之意,当然钗对于男人就是个纪念品。如果想要更实用那就选簪子,古人我们都在设备上见过,他们一般是要留长发的,发簪就是生活必需品,毕竟谁也不想蓬头散发出去见人。著名的莫过于杜甫的《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头越来越秃了,连簪都插不上了,杜甫也深受脱发之苦,可能是没有好的洗发水。

  • 香囊
  • 女朋友,小媳妇看过来,你们的福利来了,古代最用心礼物获得者——香囊,香囊又叫做香袋、花囊,用丝线编成一个口袋,在里面放上中药花瓣制成,成为了古代女性送男朋友最用心的礼物。

    女孩子们喜欢将香囊做成各种形状,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结爱》一诗中有这样几句“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孟郊绝对是个女人控,最著名的《游子吟》是他写给母亲的,现在又多了一首给妻子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对恩爱夫妻给我们留下的许多狗粮,实名羡慕孟郊。

    自从人类开始提取香料装饰自己,香囊荷包便应运而生,将中药花瓣等装入亲手缝制的小布袋中,送给爱人,香囊成为了古人居家旅行的好帮手,历来受到女性朋友的喜爱。《红楼梦》林黛玉赠予宝玉香囊,宝玉亦是爱不释手,随身携带。现代送香囊大多是在端午节前后,一般是用来驱赶个蚊子,亲自制作香囊已经很少见了。

    追女孩专用礼物
  • 梳子
  • 梳子这个容易让人秃顶的物件也上了榜,没得办法,古人喜欢。

    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北宋苏东坡悼念亡妻的词《江城子》中有“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其他一些我记不得名字的诗句“青丝绕指柔,华梳理云鬓。”,“袅袅云梳晓髻堆,涓涓秋净眼波回”。梳子这个平常物件在影视剧中也时有上镜,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入屋中,女主起身蹲在镜子前,男主打个哈切,睡眼惺忪的站起身,拿起梳子,就一直薅呀薅,时间过的好快。

    在古代,女人出嫁前我们经常看到,会有丫鬟父母给梳妆打扮,一把好的梳子,即使对女子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结发的期盼。

    • 折扇

    著名的《桃花扇》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明末进京的学子侯方域,偶然间邂逅了当时的名妓李香君,侯方域就将自己的扇子送给了李香君。至于具体情节,想想也知道,两个人你推我就,在扇子上写些小情话。

    于是扇子成了明清时期大受欢迎的礼物,用以交换定情信物,女的送给男的一块手帕,男的接过来轻轻一嗅,再从腰间掏出自己的折扇,送给女子,定情成功。

    • 手镯

    时尚出行专用礼物——手镯,送手镯在唐宋年间真的是一种实用又时髦的选择。那个时候手镯和臂钏是不分家的,只是戴的位置不一样而已,唯一的区别大概是,臂钏更适合丰满的女性,因为手臂没肉就挂不住,所以唐朝女性多戴臂钏。

    有多流行呢?那个时候将士们打仗抢掠,遇到女子时,会砍下其手臂,就为了上面的臂钏。唐宋的首饰工艺发展得很快,所以不同材质、造型的手镯都相继出现,有传统的圆环型,精美的绞丝型,还有比较时尚的串珠型。

    直到现在,手镯手串还是一个比较经典稳妥的选择,如果你女朋友不喜欢戴,那一定是你买的不好看。

    • 戒指

    已婚人士专属礼物——戒指,现在人们求婚最不能缺的就是戒指,什么鸽子蛋大的,蓝宝石的等等,虽然古人技艺没有这么高超,但是在古代就有戒指是证实了的,古代的戒指无非是金银一类的打造而成,在好点的,看清宫剧有的宠妃,皇后,指头上不得带好几个。

    古代的戒指和现在的结婚证书一样,意义重大。戒指是古代公认的定情信物,一般都是已婚人士才会佩戴;再加上,戒指的私密性,所以我们很少了解到关于古人夫妻之间交换戒指这样的话题。

    古代女子也会将随身携带的手帕、耳环等送给心爱的男子,甚至是一缕秀发以表达爱意与忠贞。像戒指手镯之类的物品,在古代就已经流行。例如《红楼梦》对女子的妆容有过详细的描述,截取一段描写王熙凤脖颈以上的装饰:“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这些可以触及到的东西,无一不成为古人赠予他人的良品,那时候人们多的是实用,加的是文化,添的是爱意。

    总结

    聚少离多、相见不易的年代,一件心上人的信物是给征战沙场,出门在外的人最好的慰藉。礼物是表达情意的信物,也是遥远思念的寄托。读古人的礼物,就像是找寻以前的足迹,多的是内涵,是留恋。

    虽然这些东西里我只能买的起红豆,但是,无论贫穷富贵,我能将自己最珍贵的礼物送给最爱的人,就是值得。


    参考文献:

    《桃花扇》

    《古诗笺》

    《唐诗三百首》

    《诗词大全》

     
    关键词: 手帕图片大全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2981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