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跨境电商 » 正文

医药O2O是增值服务,还是盈利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4 09:00:0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706    评论:0
导读

随着新医改、互联网+、医药新零售、线上医保支付体系接入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智能手机普及和网络购物不可逆转的趋势,医药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零售药店因在空间和实效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医药O2O发展的如火如荼,也开始深入消费者的生活。 但时至今日,


随着新医改、互联网+、医药新零售、线上医保支付体系接入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智能手机普及和网络购物不可逆转的趋势,医药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零售药店因在空间和实效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医药O2O发展的如火如荼,也开始深入消费者的生活。

但时至今日,医药O2O是增值服务还是盈利模式,却依然没有清晰的脉络。

01

即时送药还是好赛道吗?

事实上,因为疫情的催化,医药O2O模式已经成为很多人购药的主要方式,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流量,众多药店也加入O2O战场血拼。而在前段时间,叮当快药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后,关于医药O2O的相关讨论也达到了高潮。

公开资料显示,叮当快药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款基于O2O的药物上门配送平台,协助药店提供便民服务需求的第三方信息展示平台,并推出叮当中医服务,与中医馆打通,提供在线预约、咨询等业务。

说起来,叮当快药算是应运而生,乘势而起。在国内医药零售领域O2O风起时,叮当快药诞生,又在众多医药O2O平台中杀出重围,被资本看好。从成立至今,叮当快药在过去6年间累计完成7轮融资,融资总额超30亿元,其中不乏知名投行。就在其申请IPO之前,6月8日,叮当快药刚完成了新一轮2.2亿美元融资。

叮当快药从与线下药店合作,到自建智慧药店,再到如今已具备线上APP和线下智慧药房的情况下,探索慢病健康管理场景等新的应用场景,一直都在摸索自己的打法,如今也算渐渐成熟,为自己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

但在风口之上,叮当快药也一直有内忧外患。

首先是亏损仍未扭转。叮当快药招股书称,叮当在国内即时药品零售行业居于领先地位,2020年以8.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最近两年,其总销售订单数量、收入的复合增速分别为69.5%、95.2%。2020年,其实现收入22.29亿元。

不过,叮当仍处于亏损的状态。其招股书显示,剔除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损失、股份支付外,其2018年、2019年、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6955.2万元、1.23亿元、1.49亿元及8821.2万元,累计经调整净亏损为4.3亿元。

其次,叮当快药的核心业务与医药电商、O2O平台、线下药店、互联网诊疗平台等巨头存在重叠,与这些巨头既竞争又合作,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且相关数据也处于劣势。

杀出重围的叮当快药,虽然有了自己的独特打法,但并未实现盈利,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也就是一直在烧钱。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叮当快药的讨论,并对即时送药赛道是否仍是好赛道产生质疑。

02

医药O2O陷增长困局

“烧钱换市场”是互联网的基本打法,能烧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之后,也才能形成新的秩序。按照互联网的打法,叮当快药还在探寻的路上。烧钱加亏损的同时,叮当快药的毛利率也在不断下降。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其毛利率分别为41.1%、36.8%、34.4%及30.4%。叮当快药称,这是由于近年其拓展智慧药房网络及经营城市的数量,增加处方药销售,并向消费者提供优惠的补贴政策,导致营运成本的增速高于收入的增速。

由物流及仓储服务费用组成的履约开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则成为叮当最大的两项费用支出。据叮当快药的招股书数据,截至今年3月末,其骑手数量超过2200人;负责销售、营销及业务开发的员工数量为1811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68.6%。据招股书推断,上述两类人员形成的成本,可能分别被计入履约开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

不可否认,相比美团、饿了么等O2O平台,目前叮当快药的骑手团队不大,如果继续扩大可能在成本上的压力会增大。而且如今流量获取成本较高,其市场推广开支想要缩减也较难。

按照这个逻辑,在有自营药店的情况下做O2O,似乎会比单纯做实体店成本更高。事实可能也确实如此,有药店经营者表示,在监管严格要求线上线下同价的情况下,药店O2O还要再增加50%多的成本,包括满减、打折促销、支付平台费、配送费、运营费等等,基本是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在销售。

这么说来,当前阶段,其实很多药店是在赔钱做医药O2O?

这和外卖的发展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外卖平台靠补贴和C端推广,教育商家和用户,吸引实体店上线。这期间当然有无数实体店因为成本和流量难以平衡,倒在激烈竞争的路上。当消费者形成线上消费和交易的习惯,平台的梯子撤下,想要留住流量,在红海中的商家只能通过价格战烧钱,挤垮对手,尽可能扩大势力范围。

说白了,现在的医药O2O不挣钱,市场格局未定,现阶段还在局中的玩家是在争夺地盘,价格是他们最有利的武器,市场份额是他们想要争夺的战利品。医药O2O陷入了增长困局,但现阶段的玩家不仅不能离场,还要在里面拼出一条最终的道路。

03

医药O2O定位难辨

其实,对很多实体药店,尤其是对线下药店巨头和大连锁来说,因其有强大的实体店网络支持,医药O2O对他们来说属于一种增值服务,是其未消费者提供的专业服务之外的,另一种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购药方式的手段。他们将线上视作战略高地,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医药O2O,前期更多的是在打防御战,现在是借助线下门店优势,可能开发的下一个营收增长点。

不过,医药O2O最终都要成为一种盈利模式的。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必然有一个过程,互联网时代,医药行业也必须经历这个阵痛,互联网上的烧钱大战有其积极意义,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消费习惯的培养、新行业/新模式的培育等等,这对社会和行业利在长远。

叮当快药的一步步走来,一直在探索以医药O2O为基础的盈利模式。

在递交招股书前完成2.2亿美元融资时,叮当快药曾表示“借助本轮融资,叮当快药将推进实施‘医+药+险’的健康到家战略,紧跟疫情常态化时代互联网医疗医药服务新趋势,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与技术创新,提供依托互联网的多场景、一站式的问诊、购药、慢病管理、心理咨询等医疗医药服务。

其招股书也显示,通过业务运营以及对数据的挖掘,叮当快药正在构建用户健康、医药及医疗大数据间的知识图谱,进一步为互联网医疗及医药保险服务。

本次谋求上市,叮当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拓展门店网络、吸引用户等用途,旨在继续加码现有业务。在招股书中,叮当快药提及,“其价值主张是通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将其用户、医疗专业人士、药店、制药公司、保险公司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联系起来,创造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当前的价格战只是一时的争夺,零售药店行业正努力从卖药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服务转型,当价格战烧钱烧出结果,医药O2O也完成消费者教育和习惯培养之后,零售药店行业的体验与服务大约也在竞争中完成蜕变,医药O2O将为整个行业带来的可能是一次大规模的扩容式增长。

 
关键词: o2o盈利模式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3432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