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一一穿越百年时空的历史驿站(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历史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2 21:18:29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93    评论:0
导读

在豪华乃至超豪华饭店林立的当下,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岁月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从外表上看,无论从哪个角度,它都更像是一家普通的宾馆。然而就是这家静静地伫立于海河岸边的并不怎么起眼的饭店,却总是能够吸引许多宾客从远方而来,尤其是台胞和海外的华人

在豪华乃至超豪华饭店林立的当下,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岁月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从外表上看,无论从哪个角度,它都更像是一家普通的宾馆。然而就是这家静静地伫立于海河岸边的并不怎么起眼的饭店,却总是能够吸引许多宾客从远方而来,尤其是台胞和海外的华人。

今天的利顺德大饭店正门


今天的利顺德大饭店一侧


今天的利顺德大饭店一侧


当年寄往国外老明信片上的利顺德大饭店


当年寄往国外老明信片上的利顺德大饭店

我也曾经是利顺德大饭店的常客,当然是那种从不留宿的匆匆过客。几十年间,我经常到这家饭店开会或者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各种活动,究竟有多少次,早已记不清了。还有就是,在已经逝去的几十年中,我老是要去这家饭店探访来津的客人。起初我还弄不大明白,为什么外地的朋友特别是海外的朋友,一来天津便点名要求住在利顺德大饭店呢?

当年台湾《新地》月刊的主编郭枫先生来津,与百花文艺出版社恰谈简体字版的《台湾艺术散文选》出版事宜,他一到天津就给我打电话,说住进了利顺德,问我这两天是否有时间陪他参观一下天津的“万国建筑”。我与郭枫先生神交已久,那时他每月都要给我寄一夲他所主编的刊物,投桃报李,我当然乐意奉陪。

利顺德大饭店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正处于流经市区的海河中段繁华处。我特意为郭枫先生制定了游览路线,并给他借了一辆自行车,告诉他骑车游览才最为方便。第一天我们在利顺德大饭店后身的老英租界原维多利亚花园和1976年地震震毁拆除的戈登堂(原英租界工部局)旧址出发,一路向北,在曾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解放北路(原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上骑行或者停下来东张西望,这条并不太宽的马路两侧,往日集中了各大外国银行和洋行,现今叫金融一条街也并不过分。过了解放桥(原万国桥)就是原来的老龙头火车站(现天津站),左转便是老意租界,也即如今的意式风情区。逛完老意租界回头再上北安桥,对岸就是老日租界和法租界了,在和平路(原中街)和滨江道上走一走,感受一下劝业场等老字号的商业氛围,再去山东路品尝一下狗不理包子,然后在中心公园(原法国公园)结束一天的奔走。第二天的路线,仍是从利顺德大饭店旁边的海员俱乐部和开滦矿务局大楼出发,奔小白楼及老德租界、美租界的一部分地段,然后拐回到老英租界的五大道,一天就泡在那一片连一片的小洋楼中了,最后的终点是黄家花园。郭枫先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只听我说而自己很少讲话,但他每处建筑看得都非常仔细,他说,真是一座敞开的建筑博物馆啊,时间有限,若真想细看,恐怕两个月也看不完。

马来西亚作家戴小华女士则与郭枫先生不同,她也曾是台湾籍,后来嫁到了马来西亚。她的祖籍是河北沧州,但她十分喜欢天津,每次来津,也同样选择住在利顺德大饭店,我没事儿时常去陪她吃早餐。戴小华女士非常健谈,她对我说,这家饭店好有内容好有故事啊,住在这里的每一分钟,都仿佛在穿越时空回到一百多年前,而且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我曾跟戴小华女士开玩笑说,您是否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知名的小说都是以饭店为题材写就的。您是作家,又对利顺德大饭店情有独钟,若以其为背景创作一部作品,肯定会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曲折的情节,而且都省掉了想象构思的环节,因为发生在利顺德大饭店的一切,夲身就如一部扑朔迷离的长篇小说。

有人说利顺德大饭店是中国的第一家涉外饭店,到底是不是第一家早已经不重要了,但这家饭店的确见证了晚清及民国的风云和历史,许多重大事件,利顺德大饭店就是直接的策源地。

那么利顺德大饭店又是怎么来的呢?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英法联军闯入天津的英国基督教牧师约翰·殷森德看中了面临海河的一块地皮,便买了下来,并在那里建起了一排排平房,作为货栈、旅馆和饭店之用,为天津开埠后到这里的各国商人提供食宿。因为当时盖的都是些简易房,所以被人称作“泥屋”或“土屋”。后来随着英租界的不断扩张和拓展,外国商人和侨民日益增多,这些泥屋早已不堪使用。大概又过了二十年,殷森德与高林洋行经理高林、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长德璀琳、怡和洋行经理马歇尔及一些天津买办合资,在原地盖起了西欧风格的三层宾馆大楼。殷森德根椐自己姓氏的译音,将宾馆正式命名为“利顺德饭店”。肚里稍有些墨水的人都知道殷森德请教了中国的高人,巧妙地将孟子“利顺以德”的儒家格言寓意其中。

袁世凯在利顺德大饭店与八国联军将领会晤


袁世凯与八国联军将领在利顺德大饭店

当时的利顺德饭店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即总督府饭店。因为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与饭店的大股东德璀琳关系极为密切,对德璀琳的种种利益要求听之任之,德璀琳便用总督府饭店这一名字博取李鸿章的欢心。这家建在英租界繁华区的大饭店,很快就成了当时中国外交活动的中心及政治、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先后在饭店里设立了领事馆,清政府与诸列强的许多不平等条约,也多是在利顺德饭店签订的。同时,因为饭店设施豪华,许多军政要人、名商巨贾也常出人其中。慈禧太后死后,摄政王载沣发誓要杀掉袁世凯,为其兄光绪帝报仇,吓得袁世凯求助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乔装成外国人躲进了利顺德饭店,才逃过一劫。此外,像逊帝溥仪和曾任北洋政府大总统代总统的徐世昌、黎元洪、曹锟冯国璋,还有一些风云人物如段祺瑞汪精卫张作霖蔡锷梁启超等,也将这里视为东山再起的避风港,或密谋策划如何左右中国政局,或进行外事交涉。美国第31届总统胡佛任职英国墨林公司矿师期间,曾在利顺德居住了长达七年之久,而人们更为熟知的张学良赵四小姐的浪漫爱情故事,也是在这里演绎的。当然还有更多的富人聚于此,每日挥金如土,纵情享乐。一九一二年八月,孙中山到北京与袁凯会晤,在天津停留期间,也曾下榻在利顺德饭店。会晤结束后, 孙中山仍是在这里与于右任及屈武等部属会合。正是在利顺德饭店的这些天,孙中山每日凭窗眺望,看着滚滚东去的海河,突然意识到放弃南京临时政府可能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从而产生了以武力打击北洋军阀的想法,因而后来的北伐战争,其实是在这家大饭店里孕育而生的。

寄往国外老明信片中的维多利亚道和路旁的利顺德大饭店


现今利顺德大饭店正门前方的利顺德码头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1418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