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爱玲之名,如雷贯耳,人人皆知。然而她的挚友邝文美,却极少为人知晓。
其实,张爱玲能在文坛重放异彩,邝文美功不可没。
她们相识时,张爱玲正处于事业低谷,甚至备受冷落。
张爱玲诞辰90周年之际,邝文美之子宋以朗编集《张爱玲私语录》。
书中,以书信和语录的方式,展示了她们这份长达四十年的深厚友谊,也向世人证实了,邝文美是张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依靠和最深沉的牵挂。
这份友谊超越了张爱玲的一切,影响了她的一生,陪伴她终老异乡。
一、一见如故
邝文美生于1919年,仅比张爱玲大一岁。
她与张爱玲相识于1952年,过程颇具戏剧性。
当时,邝文美的丈夫宋淇,正为美国驻港新闻处,招揽《老人与海》翻译人选。而当时的张爱玲,正巧要靠翻译赚钱糊口。
在宋淇夫妇的照顾下,张爱玲为美国新闻处提供计件翻译服务,维持日常生活。
她与邝文美一见如故,时常来往,终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在张爱玲眼中,邝文美是完美女性的典范。她大气温婉,端庄贤淑,谦逊宽容,是个真正的贤妻良母。
后来的相处中,张爱玲认为,邝文美外表很细致,内心却很坚强。她甚至把邝文美与《半生缘》里水润珠华、沉毅高洁的曼桢比拟。
到后来,张爱玲又感慨,邝文美是最正常的人,简直可以用来做标准,以度测别人。
未来的日子里,张爱玲遇见一个女子,便爱拿她跟邝文美比一比,却发现没一个有点及得上她的,更感叹世界上只有她一个。
张爱玲对邝文美,是纯闺蜜式的依恋,是精神上绝对的依赖。
在邝文美面前,她展露了自己最本色的性情。
她们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从读书品人到衣着发饰,无一不谈。
二、最真挚的友谊
邝文美对张爱玲也很好。
她的这种好,不是口号式的好,而是有形的帮助,全方位的支撑。
她和家人对张爱玲呵护有加,却从不居功自傲。她们全力支持张爱玲的写作,还热心帮忙代办各种生活琐事,为张爱玲免去了许多后顾之忧。
为消除张爱玲的寂寞,邝文美定时去看望她,陪她聊天。
为帮助张爱玲重整旗鼓,邝文美一面为她不断介绍翻译工作,缓解她的经济压力,一面与她促膝谈心,化解她写作过程中的痛苦。
邝文美的出现,安定了张爱玲的生活,重新点燃了她创作的欲望。
在这期间,张爱玲相继写了《秧歌》《赤地之恋》等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电影剧本。
张爱玲赴美后,没有稳定的工作,用英语写作在异乡闯出一番天地的想法也没实现。
远在香港的宋淇夫妇得知后,便通过各种方法,使出浑身解数来帮她。
自古以来,锦上添花总比雪中送炭容易。
张爱玲的一生,颠沛流离,感情和事业都很少有顺心的时候。
所幸在友情上,她没有看走眼。
1955年期间,时任香港电懋公司的制片主任的宋淇,为了帮助张爱玲脱离贫困的境地,说服所在的公司邀请张当编剧,并且提前预支她的费用。
张爱玲感激不尽,只是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烦心事,拿到这笔钱后,她拖稿了5年。
拖稿对于作者而言,很严肃。
她写信向宋淇致歉,但宋淇不仅没有责怪她,还依旧关心理解着她的境遇。
宽厚来自理解,理解源自深深的爱。
但张爱玲是一个敏感的女子,她十分抗拒友情与金钱扯上关系。
所以,每次拿到可观的报酬后,她却忧喜参半,但宋淇、邝文美夫妇,用真挚的友情感动了她,让她接受了这段友情,并珍惜不已。
她和宋淇夫妇维持了一辈子的友谊,是金钱无法衡量,也无法影响的。
三、友谊的升华
宋淇、邝文美夫妇不仅欣赏张爱玲的为人,更加喜爱她的文学作品。
每当张爱玲想要放弃写作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写信规劝她。
比起张爱玲本人,宋淇、邝文美夫妇更加爱惜她的才华。
可以说,宋淇夫妇在张爱玲的一生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后来,为了推广张爱玲的作品,让张爱玲得以扩大声誉和影响力,他们夫妇二人合写了《私语张爱玲》。
而为了帮助张爱玲获得应有的评价,他们还把有关张爱玲的一切,介绍给了夏志清。
这个人是当时有名的文学批评家,也是肯定张爱玲盛名的重要人物之一。
当时夏志清准备编写《中国现代小说史》,宋淇知道后,马上买了张爱玲的《传奇》《流言》寄给他。
夏志清看后大吃一惊,被张爱玲的作品吸引,得出了“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的评价。
因为他的竭力推崇,原本不被看重的张爱玲,得以进入了纯文学领域。
后来,夏志清还邀请许多学者推广张爱玲的作品,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因为夏志清的缘故,张爱玲收获了许多“粉丝”。
1995年,张爱玲在洛杉矶去世,留下遗书,将所有遗产均赠予邝文美所有。
都说张爱玲薄情冷血,可说她薄情冷血的人,却也从未给过她些许温暖。
她是知恩的,谁对她好,她就对谁掏心掏肺。
张爱玲曾对邝文美说道:“像你这样的朋友,不要说像自己人,简直就是我自己的一部分。人生有许多东西是暂时的,但是有一部分却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