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大爷一个月前被诊断出患了2型糖尿病,他的血糖并不是很高,医生说可以采取饮食加运动的方式进行治疗。此后,他严遵医嘱,但血糖并没有像医生所预料的那样,顺利降下来,不得已换了其他治疗方案,打了胰岛素,血糖很快就趋于平稳。
但等到下次检测的时候,发现血糖又升了上去,这可急坏了周大爷的儿女。于是,医生让周大爷的儿女关注周大爷的饮食。这才发现了端倪。原来周大爷家中种了一棵石榴树,儿女常年不在家,没人去吃,周大爷卖又卖不掉,出于节俭,又想着石榴也不是特别甜,就天天吃石榴。
周大爷对糖尿病饮食并不了解,只是听医生的嘱托,不能摄入高糖、高碳水的东西,甚至甜的水果也不会吃。但没想到在这出了岔子。
“只要吃起来不甜,或者不含糖的食物,就没事,可以吃”,这仿佛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判断食物是否可以入口的依据。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支撑,不过是人们的主观臆断。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究竟该是什么样的呢?哪些食物不能吃呢?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会为大家介绍。
在介绍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之前,需要先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认知,以及对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控制饮食有一个明确且清晰的概念。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身体内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且血糖不能充分被分解利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以及多尿,也就是糖友所说的三多现象。
医学上判定高血糖的依据是看患者血糖的高低,所谓的血糖就是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在临床上,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毫摩尔/升,餐后随机血糖浓度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就可以被判断患有糖尿病了。
同时,医学界根据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将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病于青少年,往往是因为胰腺本身病变带来的后果,或者是因为家族遗传所导致的。胰岛素依赖型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体,特别是肥胖体质患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饮食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目前的医疗水平并不能完全治愈糖尿病,但通过饮食控制好血糖水平,有时候能够决定整体治疗效果,在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所以,对于糖友们来说,必须要控制饮食,甚至有了“糖友管不住嘴,打胰岛素也没用”的说法。
有些人可能知道糖尿病对人类健康有危害,控制饮食也很重要,但要真的提起糖尿病有多严重,会对身体产生多大的危害并没什么概念,甚至会认为糖尿病只是一个慢性病,并不能直接威胁生命。这也就导致部分患者对控制饮食并不上心,极容易出现饮食不当,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及生命。接下来,将对糖尿病的危害进行一下普及。
糖尿病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严重影响?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来自高血糖带来的急性并发症以及合并感染。这种并发症以及感染发病率高,而且可以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上,糖尿病并发症大致可分为两种: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比较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像心脑血管并发症,这也是糖尿病最致命的并发症。它的主要表现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毛细血管基膜增厚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这些病变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猝死,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也会导致死亡。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的收缩与扩张不能协调,会导致脂质在血管壁上不断沉积,使得患上高血脂、高血压,导致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现出指数上涨的情况。
同时,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极容易出现肢体以及内脏供血不足,后续可能出现糖尿病足。供血不足还会导致器官、肢体、皮肤坏死,然后引起各种感染。比较常见的感染有肺结核、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皮肤感染。除了这些感染外,严重的高血糖还会引起酮症酸中毒,甚至会导致死亡。
糖尿病除了会危害心脑血管健康以及带来感染外,还会对肾脏、视力产生威胁,这也就是之前提到的糖尿病并发症的第二类——微血管并发症。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会让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这就提高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糖尿病肾病在早期会出现浮肿、蛋白尿;到了肾病晚期,需要进行透析,严重时也会造成死亡。
一般糖尿病程发展到五年以上,视网膜病变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还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飞蚊等现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几大并发症之首,虽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却是成年人低视力以及致盲的主要原因。
在了解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后,想必不少糖友心中都有了衡量,与身体健康相比,控糖就显得不那么痛苦了。接下来介绍几种糖尿病患者要谨慎入口的食物。
这几类升糖食物需谨记在对糖尿病的危害进行具体了解后,相信大家也有了远离糖尿病的想法。但在前面也提到了,目前医疗界并没有确切有效可以治愈糖尿病的方法,还是需要注意饮食。那些极容易升糖的食物是要十分注意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升糖食物,这些绝对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在日常饮食中必须慎之又慎。
所谓的高碳水食物,指的是具有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可以提供能量的糖类化合物,是构成身体的重要物质。常见的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有各种面点、谷类以及根茎蔬菜类。
或许有些患者认为,得了糖尿病,血糖高了,就不能吃甜的了,但主食并不是甜的,这就没关系了。显然这些观念是错误的。主食中,像米饭、馒头、面条等,都属于高碳水食物,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可以快速被分解成葡萄糖,极容易让血糖快速上升。
除了米饭、馒头、面条这些,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粥类。或许会有人说了,医生不是嘱咐说要多吃粗粮、杂粮吗?那我用粗粮熬粥喝,怎么就不行了,这不还是粗粮吗?
但事实上,粥的主要构成成分谷类,和米饭、馒头唯一不同的点,就是它们没有进行精细加工,可仍属于高碳水食物。而且粥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虽然属于粗粮,但里面的膳食纤维相对减少。相对于熬煮之前是更加被人体消化的,升糖快,且不容易产生饱腹感。所以粥类是不推荐糖尿病患者进食的。
说到这,可能有些糖友就有点不耐烦了“晓得了,高碳水的都是不能吃、得少吃的,那我吃点水果蔬菜那些不甜的总行了吧”。这还真不行。水果不甜,含糖量就低,这并没有科学依据。水果的甜度不能与含糖量划等号。
有些水果吃起来挺酸,有些吃起来没什么味道,像山楂、龙眼、荔枝、提子之类的,但含糖量依旧非常高。因此,在想吃某种水果前,可以先查查它的含糖量,再进行食用。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当天吃了水果,吃饭的时候就需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了。
另外,无论是红酒还是白酒,都最好不要摄入。有相当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有饮酒的习惯,但这会对糖尿病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带来负面影响。研究发现,酒精虽然本身对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无刺激作用,但可能有一定的增强胰岛B细胞对刺激物,像糖类等的反应程度。
且不提酒精对于肝脏的损害,单说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空腹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患者,饮酒可引起心慌、气短、面颊发红等症状。
除去酒精对于血糖的影响外,过量饮酒还会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这在糖尿病患者中并非罕见。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不要饮酒,如果真的想喝点,只能选择酒精浓度低点的啤酒、果酒,少量饮用,而且避免空腹。但对于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患者,尤其是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要严禁饮酒。
总结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通过上文介绍,相信糖尿病患者对于一些禁忌了然于心了。总的来说,含糖类高的,像高碳水食物、一些富含单糖的水果血糖控制不佳时都是不能吃的。同时,由于患糖尿病后,蛋白质代谢会发生紊乱,需要摄入高于常人的蛋白质。烹饪方式也需要选择清淡点的,像蒸、煮、炖等。
糖尿病患者在面对饮食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入口之前,必须明确这个食物会不会快速升糖,与所服用的药物是否冲突,而不是凭感觉、凭经验。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参考文献:
[1] 王强虎主编.糖尿病饮食四宜五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 吴敏.糖尿病的饮食护理要点[J].幸福家庭,2021,(2): 92
[3] 吴丹.糖尿病的饮食疗法[J].饮食保健,2021,(5): 263
[4] 周蓝波,周国平.糖尿病的饮食研究进展[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第25卷(9): 851-854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