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去年看了一部剧《云南虫谷》,让我对云南之地充满向往。来到云南,更是被当地的景色流连忘返。在云南待了五六天,各种特色美食也是让人应接不暇,其中最难忘的就是喜洲粑粑。甜味的喜洲粑粑更让人一口入魂,爱不释口。
喜洲古镇的小吃——喜洲粑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旅游城市。在很多旅游城市,更是把地方美食作为一个重点去推广。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包子、新疆的羊肉串、河南的胡辣汤、金陵的灌汤包等等,祖国上下从北到南,想要吃得尽,几乎不可能。去到每个旅游的城市,小吃街那是必须要去逛一下的。
喜洲古镇的小吃街上,小吃也很多,这其中最受欢迎、重复性比较高的,当属喜洲粑粑。我是第一次听说、见过、品尝喜洲粑粑,如果不来喜洲小镇,可能就不知道这种美食。形状像是小号的披萨,但我认为比披萨好吃。
我见识了当地阿嬷做喜洲粑粑的过程,以馅饼为例:揉好的面饼,摁成块儿状,然后撒上一些葱花和鲜肉,然后像做葱油饼一样,把葱和肉都裹进饼里;擀平,刷油,再撒上较多的葱和鲜肉,放到炉子里烤制。
这边的烤炉似乎还比较传统:下面是炭烧的炉火,中间是一张平铁锅,铁锅上再覆上一个炭烧的平底。这种古朴的做法真是相当合理有趣,比现在的科技烤锅还要高级。电烤炉只是一面加热,烤制一会儿还要翻面。这边这个古老的小炉子,完美地解决了这种难题。打开上面炉火盖的瞬间,香气扑鼻,饼子上的肉还在滋滋作响,美不胜收。
一锅我见到的最多烤六七个,量不大,感觉每个小粑粑都是独特的产物,很珍贵。粑粑摸起来很软,应该是发面做的,但表皮很酥,阿嬷摸了很多油酥,并且在制作过程中用钝刀切了很多层次。我觉得喜洲人应该很喜欢吃酥饼吧,他们把酥饼叫做“破酥”,吃到饼子的瞬间,酥皮“破”掉了,惊喜有趣的意外感觉。
然而我还是更喜欢玫瑰花馅儿的甜粑粑,刚烤好的饼子,咬一口下去玫瑰花酱还在流淌,玫瑰花香浓郁甜美。我记得之前在甘肃也吃过玫瑰花的烤饼,也很好吃。我真的赞美少数民族劳动人民浪漫奇特的想象力,用玫瑰花来制作食物。为什么在内地几乎见不到这种类似的食物呢?是因为内地不适合种植玫瑰花吗?
写在最后在云南我们吃了很多美食:包浆的豆腐、特色的牛肉味米线,还有一些酸汤味道的肉食等等,最有特色的我认为还是这个像是披萨的喜洲粑粑。它的口感、味道和制作过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个吃货。
喜洲古镇的特色
美景美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过着怎样的神仙日子?我忽然想到我那贫苦的家乡,不能仅仅从政府宣传网页上去看。她也有独特的美丽,她在等待着更多的有识之士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