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世界精神卫生日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您知道吗?(世界心理健康日(即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10 13:07:1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4372    评论:0
导读

2021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 家庭是青少年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青少年最后的避风港。而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监护人,每个青少年都会遇到各种负性事件:如父母争吵、学业压力、交友受




2021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

家庭是青少年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青少年最后的避风港。而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监护人,每个青少年都会遇到各种负性事件:如父母争吵、学业压力、交友受挫等,有时候青少年的烦恼对于成年人来说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却是很严重的事件。由于青少年尚处于大脑发育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思维敏捷,认知发育较情感发育完善,情绪易波动,行为易冲动,遇事应对方式还相对幼稚,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境地。此时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和引导,没有老师的鼓励和引导、没有社会的包容和接纳,青少年很容易在这些事件中失去勇气和信心。

那么,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您知道吗?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怎样做更好些呢?这也是我们心理热线和心理专家门诊经常被问到的。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十大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衡量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儿童青少年正常智力发展水平是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2.有稳定与协调的情绪状态。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经常保持轻松、愉快、协调的情绪,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3.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即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

4.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5.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是和谐统一的。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6.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标准。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7.有心理自控能力。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相反,自控能力较差者,缺乏专注性,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8.有健全的个性特征。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9.有自信心。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

10.心理有耐受力。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

二、作为家庭怎样做更好些呢?

1.作为父母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好孩子的表率,提升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为子女提供恰当的养育方式。

2.及时敏锐发觉孩子的烦恼。

3.保持耐心,积极倾听孩子的倾诉。

4.不要仅限于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情感上的交流。

5.家长要注意和学校进行有效沟通,可通过参加家长会、与老师联系等方式,获知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当孩子在家中有异常表现时,也要及时和老师沟通。

6.如果孩子出现明显的异常,不要讳疾忌医,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和专业的医疗机构帮助,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三、作为学校老师该怎样做更好些呢?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社交的场所,是青少年获得成长的必经之路。有些老师看到自家的孩子看到自己教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此时,以下几点建议供学校参考。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等方式,积极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及早识别。

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危机、处理危机,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害。如校园霸凌事件的危机干预等。

重点关注那些学业困难、家庭困难以及突然学习成绩下滑、厌学、遭受霸凌的青少年。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

如果发现学生有异常言谈举止,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建议到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诊疗。

四、作为社会怎样做更好些呢?

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作为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精神科医生,要向全人群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受专业服务。

2.向已经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宣传公益性心理热线或者心理救助机构信息。学会寻求心理援助。

3.政府需构建一个能有效帮助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如建立学校、社区心理服务机构、医校联合等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介的绿色通道。

4.对于处于家庭危机中的青少年能及时提供法律、心理、医疗、经济等援助。

5.作为公众要更多地关心理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娇气”,不是“侥幸”,“心理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望我们的儿童青少年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快乐的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本期专家】


王会秋,沈阳市安宁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沈阳市精神心理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沈阳市心理咨询热线024-89606699工作室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心理治疗师。沈阳医学院、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辽宁何氏医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业委员会精神心理学组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与老年学会心理分会常任委员;辽宁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心理咨询师行业协会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首届副主任委员,沈阳市精协副主席;沈阳市健康教育知名专家等。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33年,擅长以大康复大健康理念,对各类精神心理障碍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尤其擅长运用沙盘游戏治疗、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等心理治疗技术对家庭婚姻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与治疗。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232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