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两个先行”的生动实践,7月12日上午“一封家书·奋斗新时代”融媒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活动通过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浙江城市之声抖音、快手、微博、视频号等平台,面向5000多万粉丝进行直播,并向全社会征集历史上的珍贵家书,也倡导全社会重写一封家书,讲述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人,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推动“两个先行”在浙江大地扬帆远行、行稳致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新百年新征程的伟大探索。
一封家书·奋斗新时代
“一封家书·奋斗新时代”活动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办,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共青团浙江省委全程协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承办。
启动仪式上,重磅发布了三封珍藏、重写的家书,分别是潘星阶写给儿子——“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的家书、一任接着一任干,带领着畲乡村民奔赴共富路的村书记兰文忠的家书、奋战3天创造健康码从无到有上线奇迹的90后杭州科技民警钟毅的家书。
与此同时,活动组委会还宣布“‘一封家书’声音博物馆”同步在学习强国、中国蓝新闻、喜马拉雅、喜欢听,四大APP平台重磅上线。所有家书全部由虹云、黎江、陆洋、郭凯敏、王宇红等播音、朗诵名家精心录制,这一封封家书将透过声音传递新时代的浙江奋斗精神,成为流动的家国记忆!
“铸舰”一生向深蓝——
“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父亲写给他的家书
潘镜芙
潘镜芙,浙江湖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从1965年起,主持我国第一代051型导弹驱逐舰的总体设计工作,被称作“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1971年底,我国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济南舰完成试航交船。父亲写这封信时,潘镜芙正在主持设计中国第二代052型导弹驱逐舰,距离中国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交付海军使用还有一年时间,这个时候正是潘镜芙工作的关键阶段。
镜芙、瑾:
您们好!
久不通讯,很想念。
今天收到从北京汇来50元,已照收,希勿念。
见汇款附言,知在京开会,会毕返沪。
这次镜芙往返舟山,忙而且累,返沪后希好好休息一下。试航想已完毕了。
上月丽达曾来苏一次,知您们都好,瑾脚伤犹未全好为念,望每晚用热水多浸浸,换换药水,望求早痊,勿遗后患。她的退休费已照发,也放心了。
我俩都好,希勿念。您妈的退休费及医药费每月可领到,希勿念。
时当冬令,您俩年令大了,该及时进补,不知牛奶在服用吗?望勿吝惜。我俩每天服福尔康极有功效,建议也可服用。这次铁夫带来吉林参,如遇便拟带些给您俩。邮寄不宜,只有便带,希先洽。
估计今冬气候可能较冷,望思想有严备,作好御寒及保暖为盼!
专此函复,有空望多来盼免念。
顺祝
全家健好愉快
星階
93.12.7
20世纪4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潘镜芙随父亲沿水路辗转逃难,途径黄浦江畔,他看着一艘艘军舰、巨轮,却没有一艘是中国的,内心很是悲伤,“长大了,我一定要造大船、造大军舰,我一定要造”。
少年立志,他未曾忘、不敢忘。从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后,潘镜芙投身于祖国工业化建设的热潮中。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自行研制护卫舰,潘镜芙负责电气设计,他开拓创新,提出将直流电制改为交流电制,至此,我国所有水面船舶和舰艇都正式使用交流电制,迎头赶上当时的世界技术潮流。1966年,潘镜芙和李复礼受命主持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总体设计工作,设计完成济南舰。
1983年,潘镜芙被正式任命为国产驱逐舰总设计师,负责052型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那时,我国还没有任何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他带领着全体人员日夜伏案工作,仅凭着铅笔、圆规、丁字尺、曲线板和简单计算器这样的原始工具,一点点地勾勒出第二代驱逐舰的身形。每一张图纸都要手工画,画好了校对;校对回来再修改,修改好后送审;审核后再修改,修改好再审定。来来回回,潘镜芙要确保每一张图纸到达船厂后无需修改,精益求精。1989年设计完成时,造船厂接收的图纸足有一吨多重。
浙江城市之声记者采访潘镜芙
在这期间,他无暇顾及家中二老,父母时刻牵挂着他的生活。父亲来信里有对儿子的句句嘱咐,有挂念之下对他事业的理解与支持。潘镜芙至今回想起来,仍对父亲的大爱深感怀念。
他说,052舰从图纸变为实物,凝聚了太多科研人员和制造人员的辛勤奋斗,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导弹驱逐舰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至此,潘镜芙的童年“铸舰梦”终于实现。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带领着畲汉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书记兰文忠写给妻子的家书
兰文忠
兰文忠,景宁畲族自治县金坵村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浙江省第十五党代会代表、“千万工程”和美丽浙江建设突出贡献个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1985年,金坵村第一任村支书雷正余修通了村里第一条机耕路;1997年,第二任书记陈立平·探索以畲族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村庄建设之路;2011年,第三任书记潘新根推进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发展;2019年,兰文忠作为第四任书记上任后,深挖传承民族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十多年前,他说服妻子回到家乡带领村民致富增收,2019年,当时村里面临换届,原本他要退下来,但大家呼声很高,希望他接续奋斗,带领山区村民走向共同富裕,于是,他接过重担,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今年省党代会前夕,回顾十多年的奋斗经历时,他给妻子瑞菊写下了这封家书。这封家书情真意切,展示了一个共产党人在面对新时代召唤时,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情怀和对妻子的柔情愧疚。
瑞菊爱人:
见信好!
夜很深了,但仍难已入眠,手机弹出老家的天气预报:“下雨注意防范”想给你打电话又怕你已入睡。
这次出差还得一个多星期才回家,你一个人在家,上要照顾父母,下要照顾小孩,里里外外够辛苦的。
当初咱俩在外创业,很拼,很苦。老天不负有心人,赚了些钱。但每次回乡,村里脏乱破的面貌让我非常痛心,村里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增收困难,人口外流严重……我总感觉人生要做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于是在党组织的号召下,回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我和你商量好,奉献十年,你欣然同意。
时间飞快十年转眼即到,回想十年来在村里付出的点点滴滴,洒下的汗水,有辛酸,有泪水,也有快乐与感动。人生青春十年,很不容易,离不开你在背后默默的支持。
转眼间十年已到,刚好又是换届期,并村,担子很重,我也五十多了,可在这节骨眼,村里群众、党员呼声老高,希望我继续干下去,组织也给我做思想工作。你说:党信任你,群众需要你,那你就再干一届吧。考虑再三,还是答应再干一届。
当下党中央把浙江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客观的说咱村和许多条件好的村比差距是很大的,共富之路上我深感“任重道远”,但既然答应迎接挑战,就要全心全意干好工作,一定要让组织放心,不能让老百姓失望,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只是这个家,这五年,你又得委屈,这些年你辛苦了,我心里明白。愧疚之余,深表感谢……
好了,想说的话很多,纸短情长,今先聊这些。
2022年6月6日
兰文忠
上世纪80年代,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金坵村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村民们挥起锄头,在狭窄的山间田地上种稻谷谋生。如今,一群群山外的游客纷至沓来,金坵村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旅游村”。
金坵村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兰文忠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留住村民,让土地里也能长出“金子”来。他寻访全国各地、请来农业专家,终于发现从空气、水质、土壤等方面考量,金坵村非常适合种植惠明茶。
从一开始村民的抗拒,到他率先召集4户村民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的100余亩惠明基地成为模板,8年的时间,在兰文忠的带领下,金坵村成为惠明茶的主产地之一,目前,村里茶叶基地3400余亩,全村1204人增收1300余万元。
兰文忠在走访
他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出畲族婚礼体验,发展农家乐、民宿,成功引进了投资3亿元的康养度假综合体。目前,金坵村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成了村集体资产超千万元的小康村。
作为今年省十五大党代会的党代表,兰文忠表示,“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一县一策’,还有对革命老区的重点扶持等字眼,让我们对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充满信心!”未来,他还会继续奋斗在共同富裕的路上。
青年担当 科技利民——
奋战3天创造健康码上线奇迹的90后科技民警钟毅写给女儿的家书
钟毅接受访谈
钟毅,1990年出生,杭州人,现任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科长,是杭州市公安机关首批提任的“90”后科级干部之一。2020年2月6日,在市公安局防疫专班奋斗的钟毅接到了市局紧急召集令——开发“杭州健康码”。当时健康码还是一个全新的构想,没有样本可供参照,钟毅带领着团队一头扎进健康码的开发。从表单设计到业务架构、从发码规则到前端应用,奋战3天3夜,杭州健康码从无到有成功上线。作为一名科技民警,在幕后默默奉献付出,繁忙的工作已是常态。这样的工作性质,或许妻子、家人已经习以为常,但他怎么跟年幼的孩子解释呢?于是钟毅写了这一封家书。
亲爱的一宝:
当妈妈给我看你幼托班的毕业照时,爸爸非常感慨,原来长大真的可以很快,请原谅爸爸在你成长中的频繁缺席,但你的一点点长大是爸爸奋斗路上最坚实的动力,非常感谢你和妈妈的理解与支持!正是有了你们做我的坚强后盾,让我在工作中,尤其是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战“疫”一线的艰巨任务时,有了冲锋在前、担当在前的信心和勇气。
你总是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为什么别的小朋友的爸爸可以陪她们荡秋千”,爸爸一时语塞,因为爸爸知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爸爸把这份告白给了“奋斗”。
“奋斗”是爸爸最靓丽的底色。从2020年的春节前夕起,你连续2个多月没有看到过爸爸,你一定很不理解,爸爸也很难解释清楚。但爸爸相信,当你每天拿着市民卡在幼儿园刷卡验码的时候,你一定理解了“奋斗”背后的意义了吧。在参与杭州健康码开发的时候,几乎每个小时都在推倒重来和重来推倒中反复徘徊,但是爸爸和其他叔叔阿姨一起坚持了下来,风雨之后见彩虹,历尽艰辛方获幸福。
一宝,去长大吧,去奋斗吧,我们不追求能做出多么巨大的贡献,只要你和爸爸一起并肩奋斗,将自己的奋斗人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因为我们是什么样,国家的未来就是什么样!
爱你的爸爸
2022年6月28日
2020年1月20日,杭州出现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感染者。钟毅带着科技民警的责任与担当投入抗疫中,他提议成立数字防疫工作专班,并主动请缨担任技术组负责人,设计开发“城市大脑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利用大数据开展疫情分析预测和防控工作。历经24小时奋战,团队顺利完成系统开发,之后,依托该系统,杭州高效完成了20余批次10余万人次密接人员闭环管控的分析研判工作。
在健康码的开发中,钟毅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既定规则、需要协调诸多部门的重重困难。他和团队没有退缩,从图形构思到技术研发,用短短3天,突破重重困境,创造了健康码快速上线,成功应用的奇迹。打造了数字化赋能疫情科学管理的杭州样本、杭州经验。
同时,在健康码试用场景中,钟毅还带着团队根据民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经历29轮技术调整,63项应用迭代,成功在2周后将健康码应用复制推广到全国200多个城市,成为杭州数字防疫、数字治理的一张金名片。
作为一名90后,钟毅代表着党员中的青年力量,但他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日以继夜的工作中,两个女儿身边时常缺乏父亲的陪伴,正如他信中所写,如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已经把这份告白给了“奋斗”中的事业。
他深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的奋斗,要将自己的奋斗人生和国家的命运发展联系在一起,他会继续带着使命奋斗下去,而他的两个女儿也将在他的感召下,成长为中国奋斗的新一代。
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童亚辉现场题写
此次启动仪式现场,浙江省文史馆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童亚辉现场题写“一封家书·奋斗新时代”,活动组委会也期待大家拿起笔,写一封家书,记下你在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组委会将在征集到的家书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信件,邀请名家诵读,专家解读,并参与晚会演出。其中,具有历史价值的部分家书和老物件,还将作为重要的档案文献,由浙江省档案馆永久收藏。
在启动仪式现场,浙江省文明办副主任刘如文、浙江省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祖强、浙江省档案馆副馆长王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许东良、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一级巡视员金登尚、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周苏红、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档案局副局长张军、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总监来钧等领导共同登台,面向全社会发出一封家书征集令。
据了解,“一封家书·奋斗新时代”活动报名可扫描二维码(如下),或微信搜索fm107107进入菜单栏点击左下角“一封家书”中的“家书征集”进入网络报名页面,直接输入文字或拍照或口述音频上传即可。您的家书,将会成为一份独特的家国记忆,我们期待着您的来信!
征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