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红楼梦》专题系列(48)——秋海棠下话深情(一)(《红楼梦》节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2 14:09:2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718    评论:0
导读

雍正二年的八月二十日,有人给负责监督皇家园林工程的皇三子弘时送了一些珍贵的白色秋海棠。弘时决定将这些花分别送给皇后那拉氏以及父皇的其他一些嫔妃,其中自然包括了年贵妃。不过,在送给年妃的海棠花里,随附的不仅有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张帖子,还有一首


雍正二年的八月二十日,有人给负责监督皇家园林工程的皇三子弘时送了一些珍贵的白色秋海棠。弘时决定将这些花分别送给皇后那拉氏以及父皇的其他一些嫔妃,其中自然包括了年贵妃。不过,在送给年妃的海棠花里,随附的不仅有我们前面提到的那张帖子,还有一首弘时写的诗,这就是《红楼梦》里史湘云的前一首咏白海棠诗。

在看了弘时送的白海棠花和咏白海棠诗后,埋藏在年氏心底多年的诗情再次被激发起来。于是她便按照弘时诗中的韵字和寓意,也提笔回写了一首诗,派人送给了弘时。自此之后,两人便以《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诗》暗地里往来相赠,通过借喻白海棠来表达他们此刻各自的心情。

现在,就让我们按照历史上这六首诗原本的顺序对其进行解读。

首先看第一首,即《红楼梦》里史湘云作的前一首。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蓝田玉”本是指是一种名贵的美玉,以产自陕西省蓝田县而得名,这里是暗喻白海棠。不过,这首诗开头两句中的“神仙”和“蓝田玉”却既是在暗喻白海棠,也是在暗指年妃。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当中的“霜娥”,是指神话中的霜雪之神。《淮南子·天文训》中曾说:“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而高诱在为《淮南子》作注时也说:“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倩女”是出自唐代陈玄佑的《离魂记》,说的是张镒的小女倩娘与王宙相爱,可张镒却将倩娘另许别家。于是王宙愤恨而诀别远行。途中倩娘忽然追至,两人一起遁去。他们在外地共居五年,后来回家看望倩娘的父母,家人都惊讶不已。这时,从房中跑出倩娘,与回家的倩娘相抱,合成一体。原来当初的倩娘怨忿成病,卧床数年不起,跟王宙外逃的只不过是她的魂魄。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两句中的“秋阴”是指秋天的阴云,出自南朝颜延之的《陶征士诔》,其中有“晨烟暮蔼,春煦秋阴”。秋天本无雪,此处的“雪”是喻指白海棠花。所谓“隔宿”,意思就是相隔一夜。

将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海棠花神昨日下凡来到京城,

把蓝田玉般名贵的花朵种在我的心中。

因是霜雪之神,故令偏爱你的人总觉寒冷;

无关倩娘之恋,却让喜爱你的我魂牵梦萦。

秋日的阴云里是谁捧出这洁白霜雪?

经夜的秋雨中是谁打得你泪痕纵横?

喜的是自古诗人对你歌咏不断,

怎能让自己日复一日寂寞痛苦地度此一生!

收到弘时送来的海棠花和诗,看到已身为郡王的皇子弘时虽然明里在歌咏白海棠,但暗地里却在表达着对自己依然的眷恋,年氏的心里自然百感交集,深受感动。她随即也以歌咏白海棠为名,提笔回复了一首诗,暗地委派亲近之人送给了弘时。这就是《红楼梦》里史湘云写的后一首诗。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两句中的“玉烛”,就是指的白色如玉的蜡烛。在烛芯烧完、蜡泪滴干之后,剩下的就是一堆似花一般的残蜡。“晶帘”则是指水晶制作的帘子,隔着晶帘望月,看到的自然是被晶帘阻隔而“破”的月亮。因此,这两句的意思实际上是:(海棠花)既像在风中燃烧完的玉烛所留下的残蜡,又像被晶帘“隔破”的银月的残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这两句中的“幽情”,是指隐藏在心中的怨恨;而“嫦娥”是一位神话人物,原本为羿的妻子,偷食不死之药后飞向月宫。故后来人们在诗词中便多以嫦娥来表现女子的孤单寂寞。“虚廊”则是指空荡的游廊。

把这首诗翻译过来是:

看到藤萝密布的门外阶梯上芳香的海棠花,

既可以把它种在墙角也可以盆中栽插。

它是因为洁身自爱才难寻知己?

还是由于感怀秋色而魂断情崖?

就像风中燃烧的玉烛留下片片的泪瓣,

又如晶帘隔破的银月刻出道道的伤疤。

内心的幽怨只能向同样孤寂的嫦娥倾诉:

在这夜色黄昏的空廊里无奈地苦苦挣扎。

年氏在这首诗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此刻孤寂、绝望、痛苦的心情。而此时收到回诗的弘时,其内心又何尝不是同样充满了悲伤和无奈。于是,包含深情的弘时又再次提笔写了一首咏白海棠的诗来安慰年氏,当然也是安慰自己。这首诗在《红楼梦》里则是由探春作的。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苔翠盈铺雨后盆”这句中的“苔翠”是指的青苔,而“青苔”在此处实际上又可以取其谐音“情态”;“盈铺”的意思就是满满地铺着。

第二联“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当中的“玉”和“雪”都是喻指白色的海棠花,典自苏轼的“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当然,弘时的这两句是以花拟人。此处的“精神”,是风采神韵的意思,取自宋代周美成《烛影摇红词》中的“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一句,其中的“精神”即为此意。而“销魂”的意思则是指令人迷恋陶醉。

诗中“芳心一点娇无力”这句应是从唐代诗人戴叔伦《相思曲》中“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修改而来的。原诗的意思是:虽然纷乱的落花会随水漂流,但是女人坚贞的爱情却不会随此衰落,即便是仅剩的一点芳心,也要为君而存,为君而死。

不过弘时的“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这两句,虽然也含有《相思曲》原诗所表达的坚贞爱情之意,但又在它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它的意思是说海棠花虽然内心坚贞不渝,但却又无能为力。为什么呢?因为白海棠夜半三更的倩影,实际上是月光所照亮的痕迹。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月亮的存在,人们在黑夜里是看不到海棠花的身姿的。而那个照亮海棠花的月亮,实际上是暗指藏在年氏身后的可以决定任何人荣辱的雍正皇帝。

“莫谓缟仙能羽化”中的“缟”,是指古时一种白色的丝织品,故而“缟仙”在这里实际上就是暗喻白海棠花,当然同时也是暗指年氏。“羽化”的意思是化作飞鸟,道家把成仙称作“羽化”,后来人们又将人的去世称为“羽化”。

把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是:

虽然斜阳下的衰草依然把紧闭的大门缠带,

可在雨后的花盆上,我却看到了铺满的青苔(情态)。

美玉的风采神韵绝难比你贞清洁白,

冰雪的丰肌秀骨更易让我销魂痴爱。

纵有坚贞不渝的芳心,又怎奈娇软无力,

即使夜半三更的倩影,却只是月下苍白。

不要再说什么海棠花将要羽化成仙了,

不妨在寂寞的黄昏中伴我歌咏情怀!

 
关键词: 离魂记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491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