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餐店,我看见一对母子,儿子要买可乐,母亲不给买,还大声喊:“不能喝可乐,你会骨质疏松的,摔倒了就骨折,一辈子坐轮椅。”那男孩吓得够呛,也不敢喝了。
虽然我本人平时很少和可乐,也不爱喝,这几年可乐等碳酸饮料的销量全球都在下滑,但我主要考虑的是里面的添加游离糖,是纯能量食物,不提供任何其他营养素,一瓶可乐有
37克白砂糖,我国居民膳食指南限制一天游离糖25克,最多不超过50克,这一听可乐下去就快超了。我对于含糖饮料包括白砂糖奶茶,碳酸饮料,白砂糖乳酸菌饮料,反正加了白砂糖,果糖,果葡糖浆等都比较不喜欢。因为添加糖增加龋齿的发病风险,和肥胖以及糖尿病也相关。但指南并没有提及含糖饮料导致骨质疏松。
坊间网传喝可乐会引起骨质疏松原因有几个:
1,流言:
由于可乐等碳酸饮料是酸性物质,人体的骨头主要是由钙,构成的。酸性物质能溶解钙盐,是固体的钙变成液体钙的形式,导致体内大量的固体钙被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游离的钙,导致骨钙的流失。
科学证据: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我们的血液总是能够将pH值稳定在7.35-7.45这样的范围以内。
而唾液pH值是6.0-7.5。胃酸则属于强酸,PH在0.9到2之间。人体是强大的缓冲系统,PH在2.2左右的可乐(磷酸碳酸)跟强大的胃酸(堪比浓盐酸,PH0.9空腹到餐后PH3左右)比起来,并不会使体液呈酸性,不会直接和骨钙结合,导致钙流失。碳酸H2CO3是一种弱酸,而且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所以对身体影响并不大,至于会流失钙质,则纯属无稽之谈,因为进H2CO3在入体内之后,会极快分解成CO2和H2O,分解不完的会由缓冲物质NaHCO3对其进行化学反应,分解成Na2CO3、CO2和H2O。至于磷,在可口可乐里的主要存在方式是磷酸,由于磷酸含有涩味,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产品褐变,通常情况下只能添加到可口可乐等这种饮料中。
可乐的PH是2到3之间
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稳定在7.35-7.45)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人体的体质不会是酸性的。可乐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但是否会引起骨质疏松,还得看其它因素,而且相关性也不代表因果关系。但与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可乐影响钙质吸收并不是因为碳酸,而是因为糖。其实高磷食物,还有糖、油炸食品等,都会影响钙质吸收。一般和可乐一起吃的很多都是伴有炸薯条,汉堡包等。炸薯条属于垃圾食品,和可乐共同带入大量的“空能量”,糖,脂肪,反式脂肪酸,这些对身体健康不利。
2,流言:
喝可乐肯定会造成骨质疏松,因为可乐中含有大量的磷、咖啡因,这些物质的都不利于钙的吸收,并且能够加速钙的排失;因为可乐中的酸为磷酸,这种磷酸和能和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在消化道中就会降低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就会导致骨质疏松了。
科学证据:
当血液中的钙磷比值是1~1.5时,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磷含量过高过低都不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碳酸饮料汽水中的磷含量并不高。每100毫升可乐型汽水的磷含量仅为17毫克。而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数据,7岁以上到成年人每天的磷元素推荐摄入量是470到720毫克,相当于约合7到12罐330毫升可乐型汽水中的磷含量总量。而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磷元素的耐受量则是3500毫克,约合相当于62罐330毫升可乐型汽水中的磷含量总量。
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在钙质摄入充分的前提下,适量饮用可乐型碳酸汽水并不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与喝可乐型汽水之间不存在直接、必然的联系。 需要关注的是碳酸饮料的糖,以及套餐的炸薯条,不要多吃,平时膳食均衡,食物多样不过量,偶尔吃个洋快餐,也不用吓唬孩子,或者自己吓个半死。
结论:目前没有权威科学能证明适度喝可乐与骨质疏松有直接联系。
反而,有科学论证碳酸饮料汽水与骨质疏松并无直接联系。
早在1994年,美国卫生研究所组织骨质疏松和骨骼健康方面的专家就召开了一次题为“钙的最佳摄取量”的会议,会后的独立报告指出:“未发现汽水中的成分会对钙的吸收或流失造成任何实质性负面影响。”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适量喝汽水不会直接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也不会对骨骼健康造成直接的伤害。
让我们记住骨质疏松有关的危险因素,要避免,还要做到防治骨质疏松无短板。毕竟骨骼和牙齿中的钙占人体钙总量的99%以上,其他的1%则贮存在血液中。充足的钙摄入和积累是健康骨骼的基础。我国指南根据不同的成人,孕妇产妇老人,钙推荐量是800到1200毫克每天。遗憾的是,中国传统膳食是低钙膳食,没有喝奶习惯,而且现代人,青菜和豆腐这些高钙膳食越吃越少,就爱吃红烧肉白米饭,每天摄入也就400毫克左右,一半。运动人群需要每天1200毫克钙摄入。很多人运动量很大,食物钙摄入很少,经常会各种疼,也是缺钙的表现。
获得每天1000毫克钙的组合食物搭配。
每天的摄入食物量,密码43211111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列出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包括:
1,年龄、钙的积累像银行,婴儿开始就终身不断奶,保证每天500克牛奶,以低脂脱脂为好,还要吃绿叶蔬菜,豆腐豆制品,小鱼小虾,海藻菌菇类等,在35岁形成骨量峰值。之后会一直下滑的。骨量从珠穆朗玛峰滑下来,也比从香山滑下来好。你是不是骨质疏松,其实跟你妈你爸给你从小吃什么很有关系。
2,性别、女性更易发。尤其是绝经期雌激素骤减,导致骨量流失。
3,家庭遗传、
4,绝经期
5,营养不良、
6,不足的钙质和维生素VD的摄取、婴儿从出生就要补充VD,成人也建议补充,因为大部分人都缺。
7,运动不足、
8,体重偏瘦、
9,吸烟和酗酒。
损害骨骼健康的原因主要包括食物中钙的缺乏(从婴儿期到35岁的钙摄入是否都满足各年龄段推荐量,从600到1200毫克每天,这样才能达到骨量峰值。我国是低钙膳食结构,我国居民长期钙摄入不足,平均在400毫克左右)、女性荷尔蒙的变化以及缺乏晒太阳和锻炼。 很多人节食减肥,蔬菜及粗纤维的食物摄入过多,影响钙吸收,高钙食品例如牛奶,豆腐,鱼虾等摄入不足,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促使许多年轻人提早步入了缺钙大军。为骨质疏松埋下隐患。
事实上,喝碳酸饮料会骨质疏松不过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而已。好了,喝碳酸饮料会骨质疏松吗这个问题已经解决,汽水与骨质疏松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那么与它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们想要“强骨”“补钙”自然首当其冲。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从小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尤其是钙,不要纠结偶尔喝个可乐等碳酸饮料,也别拿这种不负责任的结论吓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