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你爱吃的“米泉大米”,开始插秧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3 11:12:06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460    评论:0
导读

5月11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柳树庄村,村民们正忙着插秧。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琦铭 摄天山网讯(记者 王琦铭 杨伟 实习生 帕提古丽·萨伍提报道)“大家都爱吃‘米泉大米’,我也种了30多年‘米泉大米’,我对这个有感情。”5月11日

5月11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柳树庄村,村民们正忙着插秧。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琦铭 摄

 天山网讯(记者 王琦铭 杨伟 实习生 帕提古丽·萨伍提报道)“大家都爱吃‘米泉大米’,我也种了30多年‘米泉大米’,我对这个有感情。”5月11日下午,高建明从插秧机上跳下来,一身泥水。

  在他身后的稻田里,插秧机来回穿梭着。一棵棵青绿色的稻秧整整齐齐落地。它们将在金秋结出备受喜爱的“米泉大米”。

  高建明是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柳树庄村党支部书记。从5月10日起,他就带着村民开始新一年的插秧工作。

  米东区是乌鲁木齐市的“米袋子”,盛产颇有名气的“米泉大米”,其中,羊毛工镇是水稻主产地。

5月11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柳树庄村,两台插秧机正在稻田里进行插秧作业。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伟 摄

  高建明在羊毛工镇土生土长,在这里上学,在这里成家,此后一直种水稻。

  “今年种水稻更划算。我计划种200多亩。”高建明抹一把脸上的泥水,说起村里的水稻来。

  村里种的水稻品种有三四个,有早熟的,有晚熟的,预计亩产能达730公斤左右。“今年米东区针对水稻种植户每亩补贴600元,加上机械作业,经济效益跟往年比能提高10%。”

  记者登上插秧机。机械插秧只需两人搭档,一人负责驾驶,一人负责放稻秧。

5月11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柳树庄村,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商务局(粮食局)驻柳树庄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王刚正在育秧大棚里查看稻秧生长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 伟 摄

  这些稻秧是从附近育秧大棚里运来的,整齐摆放在插秧机上。机械稳稳地在泥水中前进,一批批稻秧下地,整齐均匀,又深又全,既抗倒伏,又利于秋收时机械收割。

  高速插秧机一天能插秧35亩左右。而高建明年轻时手工插秧每天也不过一亩地。

  “国家出台农机补贴政策后,我们就买机械干活。用机械犁地、旋地、插秧、收割,整个下来每亩地能省两百元。”高建明说。

  现在,米东区95%的水稻插秧实现了机械化。这得益于米东区通过土地流转,建成集中连片的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基地,让机械化作业有了用武之地,村民种植效率和效益随之提高。

  傍晚,风一直在刮,天空又飘起雨点,高建明继续插秧。

  “刮风下雨我都习惯了。粮食是大家离不开的,而我这辈子和水稻是分不开啦。”高建明和记者挥手告别,“十月份,你就能吃到我种的‘米泉大米’了。”

5月11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羊毛工镇柳树庄村,刚刚完成插秧的稻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王琦铭 摄

 
关键词: 米泉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63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