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雇佣残疾人,也可以能称作民族情怀、良心企业的话,那河南焦作的豫竹方便面,也能算作一家。甚至富士康,都能算作一家。可为什么豫竹没有火,单单白象火了,这其中,也许并不仅仅是只有这一个原因。
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豫竹,并没有比白象差多少。从幼时直至大学,我一直在焦作,豫竹方便面在我记忆中的位置,非同一般。
记忆里的豫竹方便面最初豫竹是有绿色袋子的包装,这个很少人知道了,后来才发展为红色和黄色的包装。五毛一包、八毛一包,这两种是最常见的,维持了多少年未曾变过。
念初中以前,我父亲在焦作市内上班。他的“班”比较忙碌,常常早出晚归。而母亲在孟州上班,也并不是一直能照顾我的周全。于是会有这样一种境况:母亲在外出差时,千叮咛万嘱咐我的父亲,一定要在上班之前,把饭菜做好,让我吃罢后,再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可男人大都粗心,我父亲便是其中一位。他尝尝六点多钟就把我叫醒,喊我去吃外面吃早餐。他是从来不愿亲自下厨去做的,然而去外面能吃什么呢?无非就是胡辣汤、羊肉汤、水煎包之类的吃食。我对这些东西都不感冒,与其和他一起去外面吃早餐,我还不如多睡一会儿,七点多再起来,泡袋方便面吃完再去上学。
泡的方便面,就是几乎垄断焦作市场的——豫竹方便面。这玩意儿,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吃,而且很奇怪的是,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吃。也许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在零食还比较匮乏的2000年左右,我上小学三年级,我记得那时候我和同学们热爱的零食之一,除了辣条,就是豫竹方便面了。
说回我的父亲,每次他去市里面上班之后,就是我自己在家准备自己的早餐了:把水烧开,然后打入两个鸡蛋,再下入一包豫竹方便面。无需额外的调料,方便面包里自带的一包调味料足矣。这个味道,虽然简单,但足够特别,至今我仍然认为它是无上的美味。
也许在各种味道的方便面盛行的年代,一份简简单单,一块钱一包的方便面不显得那么高端,但是这份回忆,却是无可替代的。
大学时代,我仍是在焦作上的——河南理工大学。这座业内久负盛名却在焦作这样的小城市存在的学府,一直默默无闻。我的父亲就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大学期间,我很“宅”,深居宿舍,除了上课,几乎下楼的唯一时间就是购买食物。宿舍楼下的小超市,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超市里的方便面货架上,从最初只有豫竹,渐渐地也有了北京、南德等品牌。北京也好吃,南德就次之。但若论泡着吃而言,我还是钟情于豫竹。
写在最后大学期间,我也没少吃豫竹方便面。如今我远离河南,在遥远的广东定居。想再吃到豫竹方便面,只能从网上购买了。细细回想起来,我从小学到大学,没少吃豫竹方便面。初中阶段除外,初一那年,我的父亲死于矿难。这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有关于父亲的一切,我都不愿与之联系,也从不再吃豫竹、不沾染零食。
但好在,我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走了出来。有关与父亲的回忆,似乎豫竹方便面也在其中。我真的希望,它能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