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世界首例!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多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3 15:15:02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30    评论:0
导读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7月12日上午,世界首位使用“多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TAVR)的患者江老伯顺利出院了。 这台世界首例多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P-TAVR)是7月6日,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的周达新主任医师、潘文志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7月12日上午,世界首位使用“多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TAVR)的患者江老伯顺利出院了。

这台世界首例多聚合物瓣膜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P-TAVR)是7月6日,葛均波院士及其团队的周达新主任医师、潘文志主任医师、郭克芳副主任医师以及张晓春、张源、陈莎莎、李伟等医师团队仅用27分钟成功植入的。

与传统的生物瓣膜相比,这种新型材料的心脏瓣膜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可达20-25年之久。这台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标志着中国瓣膜病的治疗进入多聚合物新时代。

葛均波院士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心血管诊疗技术革新;二是注重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要做一个能推动行业发展的‘大医生’,造福更多患者。”身兼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主席,作为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总发起人的葛均波院士表示。

TAVR利用微创的经皮方式治疗主动脉瓣疾患(包括狭窄和反流),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释放人工瓣膜,以替代原来病变的瓣膜来进行开启和关闭。TAVR植入的人工瓣膜中瓣叶既往使用的是猪或牛的心包组织(也称生物瓣膜),有较好的耐久性及抗栓性能,但其使用寿命仍有一定局限性(一般10-15年),加工缝合要求很高,成本也高,且不易剪裁成一些特殊的形状。

随着材料学的进展,多聚合物瓣膜为极具前景的瓣膜治疗发展方向,有望解决目前生物瓣膜的不足。此次手术中应用的Polymer TAVR TRISKELE®的置换系统,采用的自主研发的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瓣叶,相比传统的动物心包瓣叶材料,具有零钙化、低凝血、高生物相容性的优点。

TRISKELE®产品植入后理论寿命能达到20-25年,适合更年轻的病人,大大扩展了同类产品的适用人群范围。同时从生产工艺上,可实现全自动化工业生产,产品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合格率显著提升。同时该瓣膜的设计独特,不依赖径向支撑力固定,大大降低了传导阻滞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还拥有预装、全可回收的特性。

责编:刘颖琪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关键词: 葛均波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90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