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记忆贵州|包罗万象的苗族古歌与虔诚的唱颂者龙通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4 21:06:4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695    评论:0
导读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第二季。从9月7日起,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记忆贵州》栏目将用四个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时间,集中播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第二季。从9月7日起,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记忆贵州》栏目将用四个月(9月、10月、11月、12月)的时间,集中播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采集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优秀项目综述片15集。

9月14日周二20点10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第二季第二集《苗族古歌国家级传承人——龙通珍》将在贵州广播电视台科教健康频道(贵州6频道)《记忆贵州》栏目播出,敬请届时收看。

第二集
苗族古歌国家级传承人
龙通珍

2006年,苗族古歌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龙通珍成为苗族古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苗族古歌是苗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神圣经典。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谷陇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东南部,镇上的大寨村是苗族古歌传唱最广的地区之一。大寨村的苗家人主要是在民间节日、婚丧仪式和亲友聚会等活动中唱古歌。走客喝酒时,唱古歌的规模最大、情绪最高,表演性最强。另外一种比较传统的形式是在冬闲时节,苗家人走乡串寨,以盘歌对唱的形式寻歌对答。

龙通珍是大寨村有名的古歌歌师。由于年事已高,她如今已无法亲自唱诵苗族古歌,只能凭着记忆念出古歌歌词。龙通珍打记事起就跟着母亲做客于各种酒宴场所。当大人们饮酒对唱时,小小的龙通珍就在妈妈怀里跟着哼调调。母亲发现龙通珍有唱歌的天赋,对她进行传艺培养。十五岁时,龙通珍对苗族古歌有了一定的理解,能随口哼唱。二十岁出头,龙通珍就成为了谷陇地区有名的古歌歌手。

苗族古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神话类、历史类、诉讼类和婚嫁类,其中神话类古歌最为经典,主要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对自然的认识。这类古歌因其曲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施秉、镇远、凯里等县市被称为大歌。

众歌师在龙通珍家中盘歌对唱《铸造日月》。龙通珍虽身体不适,却始终在一旁静静聆听。《铸造日月》是一首神话类古歌。苗族先民们对自然灾害心生畏惧,害怕天塌地陷,产生《打柱撑天》的想法。苗族先民从东方《运金运银》,打造金柱、银柱撑天支地,天地间依旧灰蒙蒙一片,于是先民们产生了用金银《铸造日月》的神奇想像。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靠一代一代的歌师口口相传。经龙通珍传授的苗族歌手有两百多人,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她的小女儿阿幼朵。阿幼朵五岁就跟着龙通珍学习苗族古歌,十八岁成为苗族古歌歌手,现在是全国著名的“苗族歌后”。龙通珍在传授古歌时严谨耐心,大至一句歌词,小至一个调子和一丝表情都要求不能出错,深得徒弟们的喜爱和尊重。

如今,会唱苗族古歌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龙通珍所在的黄平县有近三十万苗族同胞,但能完整唱完一部古歌的人已寥寥无几。龙通珍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去村里教人唱歌了,但是她依旧很乐观地看待苗族古歌的传承,她始终坚信苗族古歌是苗族的根源,是这个古老的民族在磨难中顽强不屈,在苦难中诗意生存的精神粮食。

下周二晚8点10分,《记忆贵州》栏目将播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纪录片展播季第二季第三集《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仁和》,敬请收看!

(来源:唐亚平工作室)

 
关键词: 苗族古歌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715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