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衡库存持有成本与订购成本之间可能导致订购周期(order cycle)与采购提前期(longer lead time)之间的关系不同。让我们将这些特征表示为OC和LT。下表列出了这种关系的各种形式及其特征。
如果可以相对容易地计划OC> LT的情况,那么很难计划订单周期少于提前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组织一系列的补货订单并精确计算它们的到货日期,以便满足LT期间的需求。
最小/最大策略(Min/max strategy)的应用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与其他费用相比,订购成本微不足道
- 交货时间短
- 较高的持有成本
- 一个小的储藏室,以及少量的冻结资金
此策略通常应用于零售商。
定期策略(Periodic strategy)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 订单成本与订单量无关(因此需要同步订购商品)
- 与订购成本相比,可忽略的持有成本
- 交货时间长
- 大型仓库,以及大量的冻结资金
此策略通常由分销商,批发中心和制造商应用。
假设与局限性
为了提供最佳的库存水平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水平,两种策略都依赖于以下假设和限制:
- 每个库存物品都完全独立于其他物品对待。
- 可以完全满足总需求,即不允许出现短缺。
- 计划的间隔比较长。
- 物料收货发生在预期的交货日期附近,也就是说,不允许长时间的延迟或交货失败。
- 供应商可以接受订单,也就是说,不允许长期(或意外)的供应商停运。
为了描述Streamline的补货过程,我们引入以下符号:
- OC –订单周期,两个连续补货订单之间的时间。
- LT –交货期,即供应商的交货时间。
- SS –安全库存,用于防止需求或供应的随机波动的库存缓冲区。
- D(OC),D(LT)–分别在订单周期和提前期中的未来需求。
- SS(OC),SS(LT)–订单周期和提前期的安全库存。
最小/最大策略(Min/max Strategy)
描述Streamline如何使用最小/最大策略来驱动补货过程。下图显示了补货过程。
T0,T1,…-下达补货订单的时间点
定期策略(Periodic Strategy)
描述Streamline如何使用定期策略来驱动补货过程。下图显示了补货过程。
T0,T1,…-库存水平检查时间点。只有在这些时间点,才能下达补货单。
设置补货策略转到菜单文件>设置>库存标签>补货策略部分。选择必要的选项:定期–用于“定期”策略,“最小/最大” –用于“最小/最大”策略(请参见下图)。
配送中心的补货策略在“设置”对话框的“配送中心”选项卡上设置。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完成(请参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