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戴维的宋,一个偏执的阿里国际站运营。
前段时间写过关于如何将产品提升到实力优品的文章,但是不够全面,今天针对潜力商品到实力优品和爆品的打造做一个完善的说明。
路径: MA后台-管理产品-产品管理-产品运营工作台在产品运营工作台上,有很多对产品的分类,如下所示:
产品运营工作台
在这里呢,根据产品的运营分值给分为“新品”-“低分品”-“潜力品”-“实力优品”-"爆品“ 等5大类。新品:主要是90内新发品。
低分品:0-60分的都属于低分品,有很多可优化的空间,尽量让平台不要有低分品,否则容易造成很多的零效果,时间一长会对我们的平台造成一定的权重的影响。
潜力品:60-80分的都属于潜力品,大部分我们的产品都会进入这个分组,在这个分组内的产品,说明发布的产品信息质量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一些细节的地方需要优化。
实力优品:80-100分都属于实力优品,从字面意思去看呢,实力优品要是有一定实力的产品,比如说,有客户购买过,有询盘等。
爆品:100-120分,从实力优品成为爆品只是需要一个加分项,所有的实力优品最下方,有一个可以加分的地方,对于定制类的产品来说,根据行业不同会有20-45个询盘不等的标准,只要达到你们行业的询盘标准数量,就可以上升为爆品,爆品可以直接受到系统的推荐,除了我们自己的推广外,还有很多场景流量等展示位置。
通过以上分析,一般来说,低分品到潜力品比较好优化,完善好一般的产品信息就可以了,而比较不好做的是潜力品到实力优品以及实力优品如何成为爆品这个阶段。
先讲一下,怎么能从潜力品到实力优品:
潜力品页面
首先找到潜力品这个页面,然后通过产品成长分后面这个二调一下降序排列,这样分数高的70多分的产品就会在前面,先优化这些70多分的
查看可优化项
这里可以看到的分数和右边的可优化建议,直接点开最右边的箭头
四大类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四大项关于成长分的指标,分别是行业特征,内容表达,效果转化,和产品服务,通过优化这四大项一般就可以把潜力品做到实力优品。
针对这几项,下面说一下需要我们优化的一些细节:
1.行业特征:只要把我们产品的样式,容量,规格填写完整就可以达标。
行业特征
2.内容表达:此项下的产品信息质量分是实力优品的要求是4.2分,但是以我个人经验,要求要达到4.8或者4.9分,关于如何把产品信息质量分做到4.8或者4.9分,我们以后再单独讲一下,这里不做过多赘述,还有一个规格化商品,要求要有规格和针对此规格的阶梯式价格。
内容表达
3.效果转化:这里是直接影响成不成为实力优品的关键,“询盘数”和“支付买家数”这里可以划一下重点,询盘数就是说要根据实力优品的要求做,我们这里显示的是2,也就是说,只要我们90天内可以达到2个询盘的量,就可以成为实力优品,另外一个就是支付买家数,这里是需要后期出单后绑定信保,把你的信保订单的成交额打散,然后多多的绑定产品,如果某个品是你的主推,那么就绑定就可以了,时间是180天内,时间还是很长的,这两条只要达到其中一条,就可以成为成为实力优品了。
效果转化
4.产品服务:这里主要针对的是产品是否提供定制服务和样品服务,一般我们发品的时候会写上,不是为了给客户看,而是为了单纯的让系统觉得我们这个品是个优质品,需要在发品前设置运费模板。
产品服务
以上方法,基本上就可以能帮大家把潜力品,打造成实力优品了。
这里是比较难的一点了,我们需要不断地积累产品的数据,通过询盘的数量获得我们的加分项(+20分),因为实力优品的数量都是80分以上,而爆品的分数要求是要达到100分以上,所以获取加分项是我们能不能成为爆品的关键,这里需要我们的产品不断的积累询盘数量。
额外加分项
给大家说一下,一些小技巧,比如说这个产品,要求是90天内,要有40个询盘,然而我们商品数据已经积累到了32个询盘了,这个时候呢,可以想办法刷一下:
方法一,去找你的客户去帮你给这个品发一下询盘,询盘可都是真实的,保证国外的IP。
方法二,就是自己去注册一些gmail, hotmail, 然后通过登录alibaba.com这个买家端,给自己的产品刷一下,最好是搜索一下,自然一点,不要那么明显,让系统发现了也不好,自己搞的话,要用流量,不要用无线,还有就是最重要的科学上网工具。
同步24小时以后,基本上就能识别到那些新询盘了,然后就可以实现爆品打造,以上说的都是不花钱的。
正规的做法:就是把这个产品在直通车专门建一个分组或者计划,把关于这个产品的所有的词都加入到直通车推广里面,进行优先推广,多词对一品,不惜代价地把这个品打造成爆品,这个品能获得32个询盘,说明还是很受人欢迎的,多集中资源往外推一下,还有就是绑定信保订单,这都是一些有用的办法。
以上方法大家都可以试试,邓爷爷不是说过吗,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如果我的分享对大家有用或者有帮助的话,请帮我点点关注,谢谢大家。
我是戴维的宋,一个偏执的阿里国际站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