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授衔时,八路军三个师五位元帅,新四军七个师为何只有三位大将?(八路军六位师长五位元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6 17:26:4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2293    评论:0
导读

同为党领导的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有什么区别?同为师级单位,八路军三个师为什么有5位元帅,新四军七个师只有3位大将?其中有什么样的授衔规则,相差又为何会如此之大?本文将围绕这三点展开详细的叙述。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

同为党领导的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有什么区别?同为师级单位,八路军三个师为什么有5位元帅,新四军七个师只有3位大将?其中有什么样的授衔规则,相差又为何会如此之大?

本文将围绕这三点展开详细的叙述。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隶属国民革命军序列的一支军队。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总改为八路军总部,朱德和彭德怀担任正副总指挥,叶剑英担任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也改为八路军总政治部,任弼时和邓小平任正副主任。

八路军

八路军总部下辖三个师,分别为115师,120师以及129师。因为国民党不允许部队设立政委一职,因此政委对外均称为副师长,对内实际上是平级。115师正副师长分别是林彪聂荣臻;120师正副师长分别是贺龙肖克;129师正副师长分别是刘伯承徐向前。

1937年9月,八路军改名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指挥部同时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彭二人职务也由正副总指挥改为正副总司令。

但由于八路军的叫法已经传开,基层部队和普通百姓一直在沿用这个叫法,一直到解放战争前期。

新四军全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同样是隶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部队。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中央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部队在转移途中在南方留下了一部分部队,进行游击战争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进攻上海,南京危在旦夕。1937年10月12日,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下发正式命令: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担任军长。

新四军

新四军的装备相比于八路军要好很多,装备服装皆由国民革命军发放,军帽上带有青天白日徽,与国民党军服基本一致。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等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命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部队,全部撤到江北。

即便是认为国民党此举另有所图,我军从抗战大局出发还是同意了此次军事调动。1941年年初,新四军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9000多人从云岭开拔,向北转移。

两天之后,部队转移到皖南茂林时,突然遭到8万多国民党军队的伏击,经过七昼夜的激战,新四军两千多人得以突围,大部分牺牲在战场上。新四军军事主官叶挺遭到扣押,项英、周子昆等高级将领遭到杀害,史称皖南事变。

得知此事的周恩来悲愤不已,愤然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1941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命令,要求重建新四军部队,陈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

陈毅元帅

重建后的新四军扩编成七个师,共9.6万余人。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枫、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等人担任七个师的师长,彭雪枫将军1944年牺牲之后,师长一职由张爱萍将军接任,因此新四军一共有八位师长。

此时的八路军经过发展,虽然依旧只有三个师的编制,但实际上部队总人数已经有四五十万人的规模,按照平均数算,八路军的一个师级部队的总人数,实际上和新四军总人数是旗鼓相当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的番号一直使用到1947年1月。之后新四军第3师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加入中原野战军,其余部队与华东军区部队合并,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也叫第三野战军

其实从这就能窥见一二,为什么新四军的师长在参与授衔之时,为什么部队主官授衔要低于八路军的师长。虽然在名义上是同等级部队,但实际上是差了一级。

按照国民革命军的军队编制,“路军”是一个高于军一级的作战单位,和集团军处于同一级别,后来八路军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也是此原因。

“路军”或集团军的编制并不固定,一般是下辖两到四个军级单位。比如双十二事变之前杨虎城统帅的第十七路军,下辖两个军以及4个独立旅;而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下辖4个军,傅作义的第七集团军也下辖4个军。

但国民党想要限制共产党军的发展,给了一个集团军编制的同时,所辖部队也只给了115师、120师、第129师三个师的编制。八路军下辖三个师,每个师下辖两个旅。

而在新四军的编制上,国民党也做了同样的手脚。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支队下辖团。

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时期都是低一级使用的,因此八路军的师级单位在规模和地位上应该是和新四军是平级的。

就兵力规模而言,八路军成立之时,总兵力为4.5万人,115师1.5万人,120师1.4万人,129师1.3万人,八路军直属部队3000人新四军成立时只有1万人,相比于八路军一个师还要少数千人。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八路军已经发展到90余万人,新四军发展到30余万人,新四军较八路军的军力规模依旧少了三分之一。

而到解放战争之后,八路军发展为西北、中原、华北、东北四大野战军。新四军发展为华东野战军,实际上华东野战军的很大一部分作战部队也来自八路军,比如华东军区。

就抗日时期的军衔而言,新四军的军事主官的军衔是对应的八路军师长的军衔。比如120师师长贺龙军衔是中将,新四军军长叶挺也是中将军衔。

叶挺

因此不论从什么角度去探讨,新四军都是要低于八路军一个级别的。从我党内部而言,八路军总政治部实际上也是中央军委总部,军委总政治部也是八路军总政治部,同一套人马,名称只是对内还是对外而言。

1955年授衔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授衔问题展开讨论,最终确定了元帅的授衔标准:

创建并领导过武装力量,或者指挥过战役军团级的作战,并且立有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元帅军衔。

新四军部队中,粟裕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卓著的,全歼整编七十四师,从小淮海设想到淮海战役,都是由粟裕指挥下完成,这已经完全符合授予元帅的授衔标准。但是粟裕在红军时期的资历相较于其他人较浅,红军时期,粟裕只是警卫队的一名班长,此时的刘伯承已经是二方面军参谋长,贺龙是20军的军长,彭德怀领导了平江起义

在十大元帅当中,其中九人都参与了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这些人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粟裕因此没评上元帅军衔也是情有可原,当然这也只是原因之一。

军衔的评定也并非完全按照军功,比如土地革命时期三个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三个师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实际上最少都有一名元帅,新四军走出来的元帅就是陈毅。

全歼整编七十四师到淮海战役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粟裕担任的都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一职,最高职位也是华野代司令一职,因此粟裕是没有担任过集团军级别的军事主官一职的,这也是粟裕没能评元帅军衔的原因之一。

粟裕大将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相对于华野的其他高级将领,粟裕的资历并没有他们高,甚至是远不及他们的资历。因此粟裕在指挥作战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指挥不协调,甚至是失灵的情况。

尽管“粟裕尽打神仙仗”,但还是需要一个人来支撑他战术的快速执行,这个人就是陈毅。陈毅是早期解放军三巨头之一,资历在军中无人能比,镇得住猛虎如云的三野,因此陈毅担任正职能给指挥作战带来很大的帮助。

粟裕向来对职务都不是很在意,在华中军区时,粟裕就极力推荐张鼎丞担任司令员一职,在华野时又向中央要求陈毅担任华野的司令官,因此粟裕在各个时期,都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一职,但实际上他负责的事务都是军事主官的事务。

粟裕是新四军中最有希望成为元帅的一位师长,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授予了第一大将军衔。

同样身为新四军师长的张云逸也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张云逸老先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参与了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到后来的辛亥革命都有张云逸的身影,就连第二代国民党统治集团,在张云逸面前都要恭恭敬敬地敬礼。

北伐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将枪口对准了共产党人。张云逸不满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云逸的经历和朱老总有些相似,但张云逸之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实际他和粟裕一样,是有资格被授予元帅军衔的。

张云逸大将

但是元帅军衔毕竟有限,加上张云逸在新四军当师长时期与其他将领相比并没有十分突出的表现,所以张云逸也代理过军区司令一职,因此被授予大将军衔。

实际上中央为了照顾这位从旧民主时期就开始为中国谋出路的将领,一直是按照元帅的待遇补偿张云逸。

七个主力师的师长分别是粟裕、张云逸、黄克诚、彭雪峰、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

新四军另一位师长黄克诚1925年入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红军时期任第四师政治委员,其资历是要高于粟裕的。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这一点上黄克诚是要强于很多其他将领的。但是依然够不到元帅评选的标准,因此只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新四军一共有七位军长,除了上述三位之外,还有彭雪峰、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四人。

这四位师长中,彭雪枫将军1944在前线指挥部队时,不幸中弹牺牲,因此未能参与后来的授衔工作。李先念,谭震林,张鼎丞四人都进入了中央或者地方工作,因此也就没有参与授衔。

1949年,李先念开始担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一职,1955年大授衔,李先念已经是国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部部长,因此在拟授衔名单的时候,也就没有把李先念放在授衔名单中。

李先念

谭震林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出任了浙江省委书记,他和邓小平一样,都转到了地方工作。按照中央的规模,进入了地方工作,就没必要进行授衔了,不能一边代表地方政府,一边代表军队,这样就不合适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鼎丞进入司法部门工作,在授衔的时候,已经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了。既然在司法系统,那就更不适合参与授衔了,因此张鼎丞也没被授予军衔。

与此相似没有被授予军衔的,还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以及刘少奇等人,都是因为在政府部门工作而没有被授予军衔。

接任彭雪枫的张爱萍,因为年龄小,1929年才加入红军队伍,因此在资历上欠缺一些,与同时期的新四军的师长相比,资历和战功都不够突出,因此在授衔的时候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结语:

八路军和新四军虽然同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但无论在部队规模、部队级别上都有明显的差距。二级部队主官虽然都称为师长,但实际上差一级,这也是大授衔时,新四军师长没有出元帅的根本原因。

而反观八路军的正副师长,都是从红军时期一路走来,创建革命根据地,领导武装起义,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仅这一点新四军的师长都无法比拟,只有新四军军长叶挺以及后来的代军长陈毅才有此资格。

因此军衔授予是合理的,粟裕没能授予元帅军衔,除了外部客观因素,更多的是粟裕自身二度让贤。

 
关键词: 彭雪峰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8534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