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候选人视背调为例行公事,让朋友冒充证明人,结果被专业团队揭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7 17:48:43    作者:life    浏览次数:302    评论:0
导读

对于求职者来说,拥有一份完美的简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简历可以说是进入新公司的敲门砖,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面试环节求职者的“成绩”,会影响到面试官或HR对求职者的判断与印象,求职者能否顺利应聘到新的公司,多半全靠它。有些求职者为了能够获得面试

对于求职者来说,拥有一份完美的简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简历可以说是进入新公司的敲门砖,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面试环节求职者的“成绩”,会影响到面试官或HR对求职者的判断与印象,求职者能否顺利应聘到新的公司,多半全靠它。


有些求职者为了能够获得面试官的好感,提高面试通过的成功率,便昧着良心,对自己的简历进行掺假、注水,虚构工作履历,甚至制造虚假证明人等等。


最近,我们就遇到了这种造假的求职候选人。


我们在前段时间收到了一家知名企业的委托,这家企业正在招聘销售经理,相中了一名求职候选人,由于该岗位涉及企业核心业务机密,属于敏感岗位,所以企业方希望我们凯莱德能对该求职候选人进行全面且详细的背景调查工作。


这名被相中的候选人名叫小刘(化名),他的履历出众,简历可以用“完美”来形容,他本人对即将入职新公司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且非常重视这次机会,但他对背景调查的态度却并不是很友好,明确向我们的顾问表示背调对于他而言就是例行公事,他所理解的背调就是走个流程,希望我方能尽快完成,以避免耽误他入职的进度。我们经验丰富的核查顾问并没有就此掉以轻心,对待这样的候选人依旧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谨慎对待。


很快,我们收到了小刘的信息收集表,开始对其展开了核查工作。小刘提供了自己相关证明人的电话,但是电话一直打不通,于是我们的核查顾问便自主展开了调查,找到了小刘前公司的人事经理李女士。我们向李女士核对了小刘所提供的信息,可李女士却明确向我方表示小刘的职位职称有误,表示候选人小刘在公司任职期间职称是一线销售代表,并非其所提供的“地区销售经理”。我们的核查顾问又向李女士验证了小刘所提供的证明人信息,李女士表示其上级的姓名是属实的,但电话号码与系统记录不符,且因涉及隐私无法提供系统中记录的号码。


之后,我们的核查顾问再次拨打了小刘所提供的证明人电话,这回电话打通了,可接电话的另一方听起来是一位青年女性,这与小刘所提供的证明人性别不符,小刘的证明人是其前公司的直系上级,我们和李女士核实过,是一名中年男性。我们的顾问反应很快,与这位证明人聊了几句,试图从侧面找到突破口,看看小刘是否提供了假的证明人,可谁知电话中的那位女性说自己根本不认识小刘,然后匆匆挂断了电话。看起来是小刘留错了电话号码,但我们的顾问也嗅到了危险的讯息,并继续谨慎跟进核实。


我们的核查顾问与候选人小刘进行了沟通,小刘表示自己刚入职时是一线销售代表,后来表现好晋升为了地区经理,他认为应该是前公司系统并未及时更新,才导致信息有误的。关于证明人电话号码这件事,小刘说自己留错了号码,且提供了新的电话号码,这个新号码与之前号码的结构完全不相似,对此小刘也没有进行解释。小刘还要求我们的核查顾问不要再私自联系公司相关的人,并称原本只是走流程的背调搞得很复杂,要向企业客户方投诉我们,并威胁我们的顾问,如不能顺利入职需要顾问承担相应损失。


我们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具体情况反馈给了企业客户,企业客户从候选人面试的优秀表现以 及对于日常工作职责的描述判断其应该是地区经理的职位,并表示会帮助我们与候选人小刘进行沟通,让其继续配合背调。


后来,我们继续电话联系了小刘所提供的证明人,这回性别相符了,我们的顾问与该证明人核对了小刘的信息,当我们的顾问问到小刘职位职称时,其与小刘的口径保持一致,并特意强调是公司系统并未及时更新,才导致之前信息有误的情况出现。为了预防万一,我们的顾问便向该证明人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要求,要求该证明人提供一下自己的座机号码以及电子邮箱地址等信息,告知该证明人之后会向其发送一份邮件确认函,只需回复我们确认收到即可,可该证明人却以马上要开会为由,匆匆挂断了我们顾问的电话。


我们的核查顾问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再次联系了其前公司的人事经理李女士,并将小刘所提供的新电话与李女士进行核对,虽然李女士还是没有透露其上级的电话号码,但李女士也确认了这个新电话并非该证明人的电话号码,这条新电话的所属人是小刘在公司销售部门关系不错的前同事。李女士还表示,如若员工的职位有所调整,公司系统会及时进行更新,不存在晋升后系统不更新的情况。


我司将全部核实信息一并反馈给企业客户后,企业客户也是非常诧异,一度曾认为很优秀的小刘竟是简历造假的候选人,竟有如此反转,并坚决拒绝候选人入职。


小刘在得到企业客户方通知无法入职后,主动联系了我们的核查顾问,称自己为了入职花尽心思,并称只是想获得更高的职位而将工作经历适当“美化”,并希望我方修改背调结果,最后竟要花钱贿赂我们的核查顾问。


由于我们经历过类似的案例,我们的核查顾问对此事件都保持了冷静与理智,没有对小刘发火,而是对其进行了告诫,该候选人小刘一看贿赂无果,这才承认了自己造假的事实,并表示将自我反省,今后不再弄虚作假。


这次的案例非常典型,说明部分候选人会抱有侥幸的心理,认为对自己的简历适度包装是可行的,认为背景调查只是例行公事,并没有那么认真,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瞒天过海。结果被戳穿后又百般耍赖,甚至通过贿赂来达成目的。


核查工作是需要时间及经验积累的,敏感度、专业性都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大量的实战积累,才能突破层层关卡得出真相。背景调查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故意挑候选人的刺,而是为了对入职的候选人与企业负责,为了降低因疏职雇佣所带来的招聘风险,避免因人员招聘不当产生的经济及技术损失。如果仅仅只是走过场,背景调查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关键词: 凯莱德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9600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