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每天40%的行为,都是出于习惯。可以说,一个人掌控了“习惯”,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习惯”,在长年累月中改变了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则决定着人的命运。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的习惯,让人积极有劲,能够塑造出顶级的修养。
习惯,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正所谓,水滴石穿,在于持之以恒,不乱节奏。积极的习惯,会带你去往你想去的地方。好习惯,会把你从困境中拉出来。当好习惯养成了,你的身体会产生自愈力,给你带来正向回报。就像刘同说过的话:“人最强大的精神支柱,不是意志或者信仰,而是习惯。”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提出了“微习惯”的概念:“微习惯,就是微小的无负担的习惯。它的基础是微步骤,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说得再具体点,所谓“微习惯”就好比是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写100个字;每天学习5分钟等等。所以,无论是“微习惯”还是“习惯”,不要给自己定高不可攀的目标,要想改变,就从当下一分钟开始。
人到中年,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内生长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曾经如此地期待别人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人到中年,遵循自己的内心,远比别人的看法更重要。
所以,不要在意琐碎的纠缠,而去关注自我的成长。不纠缠,是一种成熟。值得的,才去珍惜;无谓的,一切过去。人到中年,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难免忽略了关注自己。生活中的琐碎,只要拿起,那就是事儿;一旦放下,那都不是事儿。内心的丰盈,才是真正的自在。
一个人走上坡路,有这六个习惯
1、保持自律
真正优秀的人,舍得对自己下狠手。但凡你真想要变好,就一定能克服诸多困难和麻烦,关键在于你肯不肯严格要求自己。本杰明·富兰克林用他的小黑本牢记住了各种做人处事的道理,他每日不忘反省,随时不忘自律,他将缺点视为敌人并去积极克服它,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做法是否礼貌,于是他便很能克制和约束自己了,并且在自律的同时还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无论在做什么之前总会顾及后果不会盲目。”
人最容易欺骗的就是自己,但往往结果却不会陪你演戏,所以要养成保持自律的好习惯,学会克制与约束自我。自律就像是一列强劲的列车,可以让人极速进步,直达成功。
2、不惧失败
每个人都渴望,把事情做成和做好。但许多人却因为害怕失败,就放弃掉了去努力和尝试的可能,甚至会在一两次的挫败中,彻底失去信心和勇气。人生当中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却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能够不断地爬起来继续向前,我想真正的成熟应该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这才是生活的本质。
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丧失信心,每个成功的背后都是由无数次失败累积而成。说不好外语,多说几次,不要怕被嘲笑;写不好文章,多写几次,不要怕被否定。也许努力,并不会成功,但你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许多时刻,比你优秀的人,或许并不是比你更成功,只不过是比你承受了更多的失败和打击,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
3、有稳定的情绪
越是厉害的人,越不会去跟自己较劲。走上坡路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能够掌控情绪的人,方能掌控人生。其实,越是厉害的人,越不会去跟自己较劲。如果是别人的错,不必拿来惩罚自己。如果是他人的过,不必去折磨自己。如果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和定局,也不必去做无谓的拉扯和纠缠。情绪稳了,人生也就顺了。
4、不断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越优秀的人,越会保持旺盛的学习力和求知欲。他们一直保持着读书,进步,乃至挑战自己的习惯,在日复一日的勤奋和坚持中,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开阔和智慧。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随时充实自己,不断学习。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时常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更上一层楼。
5、欣赏比自己优秀的人
许多时刻,我们总是容易,去嫉妒比自己优秀的人。甚至还会在背后故意说坏话,使绊子,去抨击和诋毁他人。有一句话说:“智者搭桥,愚者筑墙。”越是优秀的人,反而越懂得欣赏别人的好,也越能从他人的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和长处。嫉妒除了让关系变得紧张,也会让你未来的路越走越狭窄。没有人会因为嫉妒,而变得更优秀,但越优秀的人,越懂得去尊重和欣赏他人。
6、永远保持谦虚
不知你是否发现,越无知的人,往往越狂妄。他们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对,也总以自己的偏见,去看待和评价他人。其实,在这个世上,最大的无知,是看不到自己的无知。
谦虚,谦恭虚心也。谦虚表现在待人谦和恭敬,虚心向他人请教,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比尔·盖茨在与沃伦·巴菲特相识前,彼此并无好感,但因为比尔·盖茨始终怀着一颗谦虚的心,在与巴菲特见面时真诚地鞠了一躬,赢得了巴菲特的好感和尊重,两人成了莫逆之交。治水之父大禹在答应暂时帮助舜管理部落后,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体贴下士百姓,农耕忙种之事亲力亲为,在舜死后主动让位给舜的儿子,但因为禹的谦虚赢得了百姓的尊重,百姓仍然认禹为首领,并上门拜访。谦虚的人常思已过,骄傲的人只论人非。所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