潽(pū):液体沸腾溢出。“潽”在溧阳话口语中经常运用。如,“粥潽出来了。”“我给他气得发潽。”“头上的汗直潽。”这里讲的“潽”有的是用它的本义水溢出来的意思。如,开水潽了。有的是用它的引申义像水溢出来的样子。如,我给他气得发潽。这里是用“潽”来比喻气胀得要溢出来的样子。又如,“头上的汗直潽”是指汗一直流淌像溢出来的样子。
在溧阳,新女婿初次到丈母娘家去,丈母娘一定要潽“咯咯”给新女婿吃,以表达对新女婿的关心和喜爱。
溧阳话“咯咯”就是鸡蛋。溧阳人为什么把鸡蛋叫做“咯咯”呢?母鸡每次下蛋后一定会“咯咯哒,咯咯哒”地叫个不停。鸡主人只要听到母鸡“咯咯哒”的叫声,就知道母鸡下了蛋。长此以往,“咯咯”就成了鸡蛋的代名词。
溧阳人讲的“咯咯”一般就是指鸡蛋。后来被大家广泛认可,约定俗成,把禽“蛋”广义地都称为“咯咯”。因此,才有鸡咯咯、鸭咯咯、鹅咯咯、白鹭咯咯等等叫法。
溧阳人认为,“蛋可孵鸡,蛋即鸡之子”。所以,也有把鸡蛋叫做“鸡子”,“潽咯咯”讲成“潽鸡子”的。同理,鸭蛋叫做“鸭子”,新女婿上门,丈母娘还要让新女婿吃“鸭子”。“鸭”与“押”谐音,丈母娘要新女婿吃“鸭子”,寓意“押子”。如果谁把“吃鸭子”讲成“吃潽鸭咯咯”,那就有违风俗,也有违丈母娘的心意了。
为什么“煮”会叫做“潽”呢?因为,“咯咯”是在水烧“潽”了以后才打下去的;“咯咯”打入滚水里也要烧得潽出来才会熟。所以,形象地叫做“潽咯咯”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