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人喜欢大快朵颐螺蛳粉,喜欢螺蛳粉的爽辣劲道,也曾被螺蛳粉的“臭”给征服。大家都知道螺蛳粉,可螺蛳粉的由来是什么呢?螺蛳粉从何而来?今天就为大家揭秘。
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小吃米粉,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 [1] 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
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
2018年8月20日,“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2] 。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2019年3月21日,螺蛳粉发源地广西柳州官方表示,感谢海外友人的操心,螺蛳粉现在是广西非遗,正逐步申请国家和世界级非遗 [4] 。
美丽的柳州夜景
螺蛳粉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较短,但嗍螺和米粉在柳州传承悠久。在柳州从事40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刘文认为,从一个小的方面来说,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段采集食用螺蛳的历史。
40多年前,中国考古学者在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等遗址发现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物。“距今约2万年前,居住在白莲洞的‘柳江人’就开始捕捞螺类食用,并学会用火,现在白莲洞遗址内还留下当时原始人‘火烧石螺’的遗迹。”柳州市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馆长蒋金远说。
关于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已经无法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浓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负责申遗工作的黄晓平在申报文件中写道:“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