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找好货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题 » 正文

没吃过草头圈子,不足以谈上海(上海草头圈子最正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3 09:44:21    作者:life    浏览次数:5133    评论:0
导读

杜月笙曾感慨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若问这位昔日上海滩大佬什么最好吃?答案恐怕就是这盘草头圈子。 草头圈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上海名菜。此菜色泽深红间绿,圈子酥烂软熟,肥而不腻。在上海海派菜单里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上海人

杜月笙曾感慨人生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若问这位昔日上海滩大佬什么最好吃?答案恐怕就是这盘草头圈子。

草头圈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上海名菜。此菜色泽深红间绿,圈子酥烂软熟,肥而不腻。在上海海派菜单里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

上海人有拿它与北京的卤煮火烧,鲁菜中的九转大肠,成都的冒节子并称为肥肠四姐妹。“一般而言,老大勤劳肯干,老二沉默不语,老四处处拔尖,只有亲爱的老三,茂密生长,委婉动听,如同盘中碧绿的草头。”

这话值得商榷,将接地气的卤煮比作勤劳肯干的老大固然没错,但要说九转大肠“沉默不语”、说冒节子“处处拔尖”,恐怕不少肥肠爱好者都会提出异议。不过用“茂密生长、委婉动听”四个字形容草头圈子,那倒真是合适。

在上海海派菜单里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这道菜上海人现在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要在以前只能在草头上市时才能吃上这道菜,草头是句上海土闲话,实际上它的学名叫作苜蓿。

草头是上海人对金花菜的俗称。有叶三齿,如倒心形,茎梗极短,营养丰富,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草头的历史不短,《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载:“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葡萄肥饶地。”可见汉朝时期草头就已经传入中国,不过初始大多用来喂马。

关于草头的历史记载不算多,不过上海和草头还挺有缘分,徐汇区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想必很多人都曾去过,公园纪念的人徐光启,对大多数上海人来说也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徐光启就曾写过一本书《农政全书》书中写道:“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说的就是草头汤。

圈子,是上海人对猪大肠的俗称,它有润燥、补虚、止渴、止血之功效。大肠这种东西爱的人爱到骨子里,厌恶它的人可能连看都不想看一眼,草头圈子是大肠菜系里的名菜,也是本帮菜里的名菜,本帮菜素来浓油赤酱。

“草头圈子”实际上是两道菜的组合,红烧圈子和生煸草头,其中红烧圈子也就是红烧大肠。

最出名的要属老正兴菜馆,最早是没有草头搭配的,但因为大肠出来油脂太多,而草头又有著名的“油抹布”的称号,其吃油能力非一般菜可比,所以就想到了用草头和大肠一起搭配,这样,草头吸收了大肠的油脂,而大肠又吸进了草头的清香,两者出来大有“洗净铅华,摧刚为柔,清雅脱俗”的感觉。

做草头圈子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圈子的选择,也就是猪肠,猪肠分为猪大肠,小肠和肠头三个部位,现在做草头圈子最好采用的还是大肠头,即猪直肠那部分,因为这部分肠子较直,处理时较方便,出来时品相较匀称,立体感强。

其次是草头,买草头要买新鲜叶大的,颜色越淡越新鲜,挑选时,把茎放在食指的指肚上,用拇指的指甲去掐一下叶子下面的细颈,如果一掐即断,这才够嫩够新鲜。

 
关键词: 草头圈子
(文/life)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life原创作品,作者: life。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14618.com/news/5548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
 

(c)2008-2018 找好货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08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