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热传一则视频称肉松饼中的肉松其实是棉花。就此,大连市食品检验所专家用肉松饼、棉花和肉松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真正的肉松和棉花,无论是在泡水、火烧还是撕剪实验中,都存在明显区别。
肉松饼中的肉松其实是棉花
网络视频中,一名男子拆开一个肉松饼,并将饼中的肉松撕下泡在水杯中,不一会儿水杯中的水就变成了黄色,该男子称这可以证明肉松是染了色的。随后,该男子捞起泡完水的肉松,一边撕开一边称这是棉花,并将肉松点燃,从视频可以看出,被点燃的肉松烧焦后变成黑色。视频中的男子根据肉松饼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称肉松饼中的肉松其实是棉花。
事实果真如此吗?大连市食品检验所理化室吴东林主任用肉松饼、棉花和肉松进行了对比实验。
泡水实验
肉松在水中揉搓一会之后,水的颜色也变成了黄色。肉松稍变白,变成一个棉花状的絮状物,拉扯后有细小的纤维。这是因为肉松是用肉作为主要原料,并经煮制、切块、撇油、配料、收汤、炒松、搓松后制成的肌纤维蓬松絮状的肉制品,所以用水洗后呈絮状物是正常的。肉松中有酱油、辣椒等调料,浸泡后本身会掉色,并不能说明是染色的。
火烧实验
点燃肉松,会发出嗞嗞的响声,并散发出肉的香味。这是因为肉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主要包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也含有少量硫和金属元素,都很容易被点燃。与棉花比较,棉花燃烧充分,只有轻微烟味,燃尽后化成深灰色粉末。肉松需要打火机多次点燃,燃烧时烟大、焦煳味重,就像烤肉烤煳了一样。
揉搓实验
用水洗肉松得到的絮状物及用水浸泡过的棉花同时晾干,用手揉搓,肉松的絮状物很容易变成粉末,而棉花无变化。 品尝实验
肉松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且,肉松轻轻一咬就会融化,很松软,所以深受人们喜爱。棉花是植物纤维,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膳食纤维,棉花表面看上去松软,但放入嘴里却嚼不烂,原因就是因为其纤维素含量高。”
撕剪实验
将洗出来的肉松团进行拉扯,轻轻用力就能扯断,而经过反复剪碎的棉花洗过后撕扯仍然很费力。 肉松是棉花做的?没这可能
实验结果显示,虽然肉松饼的馅料也能像视频中那样洗成乳白色的絮状物,但真正的肉松和棉花,无论是在泡水、火烧还是撕剪实验中,都存在明显区别。
专家表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肉松是棉花做的”几乎没可能,这样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齐芳芳
微信群里传谣 女子被行拘7天
近日,一段“肉松是棉花做的”的视频在网上传得火热。尽管已被证实为谣言,但湖南浏阳女子张某林,自己拍摄了一段用肉松做实验的视频,得出“肉松是棉花做的”结论并发布到三个微信群。6月2日,张某林因散布谣言,被浏阳市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日。
6月2日上午,张某林根据网上流传的视频,在家也拍摄了一段实验视频。她买来几个肉松蛋糕,模仿网上视频情节进行试验,并得出“肉松是棉花做的”结论。
记者从浏阳公安了解到,张某林拍摄了一段一分四十秒的视频,并发布到了三个微信群(共计222人)里,后被他人转发到其他微信群中。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找到张某林。她坦言,自己并不能确认肉松就是用棉花做的,但仍把自己的实验视频发到了微信群。 据《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