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 资源
7.1.1 总则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应考虑:
a) 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
b) 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的资源。
2、目的和意图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支持,而支持的一个重要体系就是资源保障。本条款提出了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性要求及考虑因素。
3、理解与实施要点1.本条款与ISO9001:2008中“6.1资源提供”条款相关联,如下表所示。
与ISO9001:2008相比,新版标准明确地提出组织在考虑资源配置时不应仅仅局限在组织内部,也可合理科学地利用外部资源。
2.组织资源是组织拥有的,或者可以直接控制和运用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是组织运行和发展所必需的,同时又可以通过管理活动进行配置整合,起到增值的作用,为组织带来利润。
3.组织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有形资源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实物、实体形态的资源。如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实物产品、资金等;无形资源是指那些不具有实物、实体形态的资源,典型的如信息资源、渠道资源、专利资源、知识资源等。按照资源的内容,我们一般可以把组织的重要资源分为人力资源、关系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形象资源和物质资源六大类。
4、在建立管理体系时,需要配备恰当的资源,如开展组织的环境分析,相关方调查、体系策划等;在体系实施过程中,为确保各过程的正常运作,需要配备适当的人员、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监视和测量资源、知识等资源。
5.在确定资源时,组织应基于战略目标的要求,充分考虑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展工作分析等活动,明确所需资源的数量以及质量要求。对于某些特殊的行业,组织应考虑到法律法规提出的要求,如行政许可条件中的要求,特殊岗位的资质要求等。
6.企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由于资源具有有限性、客观性、可控性等特征,基于不同组织的知识和能力,各组织对资源的获取和使用能力是存在差别的,单个组织实际控制的资源时十分有限的。企业外部资源的决策依赖于其对内部资源的分析,组织应根据内容资源的特定,发现、选择、利用外部资源,实现组织目的,其方式可包括诸如外包、聘请专家、租用设备设施等。
7.因为外部资源本身不具有组织的特征,只有当外部资源与与内部资源相互作用以后,外部资源才具有资质的特征,因此,组织应根据外部资源的类型和特点予以适当的管理(如按照条款8.4的要求管理),确保对内外部资源有效的整合与利用,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