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的时,新加坡航空公司也从当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公司分离出来。当时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如同这个一样,看不到任何希望,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竞争对手嘲笑他们说:“把机场建到海里去吧。”
作为一个城市,新加坡没有国内航线,因此一开始要开拓国际航班——到澳大利亚、北美和其他地方,和强大的竞争对手争抢市场份额。当时的新加坡航空并没有什么政府补助——因为政府太穷了,也没有银行——银行不敢把钱贷给他们。
既要在国际市场上和强大的竞争对手竞争,又要保持低成本的运营方式,这是新加坡航空当时面临的窘境。从一开始,新加坡航空被逼着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兼顾低成本运作和高客户满意度,并由此带来高收益以维持公司的高速运转。
创新几乎是的选择。当时,在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上点饮料和葡萄酒,看电视剧和看电影都是要收费的,而在新加坡航空的飞机上则是免费的,他们还首先推出了“视频点播”。
除此之外,新加坡航空非常强调创造出一种的是独特的顾客体验。比如说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乘务员的制服——新加坡民族特色的纱笼装——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喜欢,这种差异化也吸引不同的乘客,新加坡航空的乘务员形象几乎是新加坡航空的品牌形象。
中国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表示,现代物流已成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在2005年的物流业增加值已达到1.2万亿元,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16.6%。
他在北京举行的「2006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说,现代物流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型的复合型产业,物流工作涉及到了方方面面,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
欧新黔指出,近年,在各方面合力推动下,中国物流业发展正进入新阶段,特别是自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各个相关部门已在放宽市场准入、调整相关税收政策、采取更加便利的通关措施和行业基础的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他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任务将非常重,市场需求也很大,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和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